第687章 诸事皆宜(3 / 5)

是卧室墙面上嵌入了一块金属板,连接着村内六个声音采集点??当溪水流动或鸟儿啼鸣时,金属板会产生细微震颤,让孩子躺在床上也能感知外界的生命律动。

    开工那天,周然亲手埋下一块奠基石,上面刻着他用手语打出的一句话:“这里是我的耳朵。”

    与此同时,《自然课》教材试点在全国铺开。北京一所重点小学将每周五设为“鹿鸣日”,学生们在操场上模拟梯田灌溉系统;成都某个社区中心组织老人教留守儿童编竹筐,称其为“隔代共育实验”;更有意想不到的回响??内蒙古草原上的一群牧民教师来信,说他们正尝试用类似方式记录游牧文化中的季节认知。

    然而,热潮背后也暗流涌动。

    四月中旬,某短视频平台突然爆火一段视频:标题赫然是《揭露网红村庄真相!所谓“诗意田园”全是剧本表演!》画面剪辑极具煽动性??白天孩子们欢笑劳作,夜间却拍到他们疲惫地瘫倒在床;村民开会时激烈争论的画面被配上“内部矛盾激化”的解说词;甚至连“心桥奖学金”名单都被污蔑为“作秀工具”。

    评论区迅速分裂。有人怒斥博主博流量、歪曲事实;更多人则是第一次意识到:“原来美好背后也有压力?”

    小宇没有第一时间回应。他让小陈导出后台数据,发现该视频背后的运营公司曾多次炒作“乡村崩塌”类话题,惯用断章取义手法制造对立。

    但他也知道,质疑本身值得尊重。

    于是,在下一个全村大会上,他当众播放了那段视频,然后平静地说:“他们说得不对,但也并非全错。我们确实有过争吵,有过疲惫,有过怀疑。可正因为允许这些真实存在,我们的坚持才更有意义。”

    他翻开会议记录本,逐条读出过去一年里的分歧与妥协:关于是否接受企业冠名赞助的三次投票、对志愿者管理规则的七轮修订、甚至有一次因施肥方案争执到凌晨两点。

    “我们不怕被人看到裂痕。”他说,“怕的是别人以为我们完美无瑕,然后失望离去。真正的信任,建立在知情的基础上。”

    会后,他们主动发布了一支纪录片式短片《裂缝里的光》,坦诚呈现工作强度、资源匮乏、人际摩擦等现实困境,同时也展示了解决问题的过程与成果。结尾是阿力木站在新落成的无障碍宿舍前,用手语说:“我终于有了一个能听见春天的地方。”

    这支片子没有刻意煽情,却在三天内突破千万播放。许多观众留言:“原来真实比滤镜更动人。”

    风波渐息之际,更大的挑战悄然降临。

    五月初,省发改委牵头召开“山区可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