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32章 :太学生(4 / 7)

bsp;  “可有凭证?或是引荐书信?”

    阮瑀从怀中取出一份名帖和一份盖有蔡邕私印的集体荐书:“此乃我等名帖及蔡大家的私印荐书,以证身份,将军府高门,不敢贸然相扰,故先来郡守府,求见荀郡守,听候安排。”

    什长验看过名帖荐书,确认无误,点点头:“既是投效的士子,进去吧,郡守府在城东,沿着主街直走便是,入城需守规矩,莫要生事。”

    “多谢兄台指点!”

    阮瑀等人连忙道谢,整理行装,怀着激动的心情,踏入了这座传闻中焕然一新的雄城。

    晋阳城内的景象,让这些来自帝都洛阳的学子们眼前一亮。

    街道宽阔整洁。

    商铺林立,招牌鲜明,人流如织,却井然有序。

    推车的货郎,挑担的农夫,骑马的吏员,嬉戏的孩童…各色人等穿行其间,脸上少有洛阳常见的麻木或谨小慎微,多是一种带着奔头的忙碌与平和。

    空气中弥漫着面食的香气,铁器铺叮当的敲打声,甚至隐约能听到远处传来的朗朗书声。

    “井然有序…生机勃勃…与洛阳的浮华喧嚣,暗流涌动,截然不同!”

    一名学子忍不住低声赞叹。

    “听闻此间吏治清明,百姓安居,今日一见,传言非虚。”

    另一人附和道。

    阮瑀没有说话,只是目光敏锐地观察着街边小贩与巡逻郡兵之间的平和互动,看着那些穿着统一号褂,脚步匆匆却目标明确的吏员身影,心中那份投效的热血又添了几分期待。

    他们要找的,似乎不仅仅是张显这位明主,更是这片土地上迥异于洛阳沉疴的新气象。

    太原郡守府,签押房。

    荀彧放下手中的公文,已有吏员过来朝他禀报了洛阳学子入城的消息。

    “引他们去偏厅等候,再知会一声元方,告知洛阳学子们,本官处理完手头急务便至。”

    荀彧语气平淡。

    他并未因对方是太学生而表现出格外的热情或急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