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章 跨文化协作,教学新启发(2 / 7)

谈的时候,我们重点聊聊资助的金额和教学设备的捐赠事宜,争取能尽快落实,让山区的孩子们早点用上新设备。”

    小张点点头:“好的叶姐,我已经把我们公益基金的项目资料整理好了,明天一起带过去。”

    晚上回到家,家里空荡荡的,王剑在柏林,念菲在慕尼黑,只有客厅的台灯还亮着,像在等她回家。她放下行李箱,走进厨房,想煮点粥喝,却发现冰箱里还有王剑临走前买的牛奶和面包,还有念菲留下的一张便签:“妈,牛奶在冰箱里,记得热了再喝,我在慕尼黑一切都好,你放心。”

    叶菲笑着拿起便签,贴在冰箱上,然后热了牛奶,又烤了面包。吃晚饭的时候,她给王剑打了个视频电话,王剑刚开完会,脸上带着一丝疲惫,却依旧笑着:“菲儿,你回来啦?山里的情况怎么样?”

    叶菲把山里的情况跟王剑说了说,还给他看了孩子们画的画:“孩子们都很可爱,就是学习条件太艰苦了。不过还好,有企业想资助我们,明天我就和他们面谈,争取能为孩子们争取更多的帮助。”

    王剑看着画,眼里满是温柔:“辛苦你了,菲儿。你放心,我这边工作也很顺利,客户会议很成功,马克还说要给我们发奖金呢。等我忙完这阵子,就回北京看你。”

    挂了电话,叶菲收拾好厨房,走进书房。她拿出笔记本,把这次在贵州的考察情况详细地记录下来,还写下了下一步的工作计划:联系 “启智教育” 落实资助事宜、跟进施工队修缮老祠堂、统计山区学校需要的教学设备…… 不知不觉,已经到了深夜。

    第二天上午九点,李哲准时来到叶菲的公司。他看起来三十多岁,穿着一身休闲西装,笑容很温和。“叶老师,久仰大名,” 李哲伸出手,“我早就听说过你的公益事迹,很佩服你的坚持。”

    叶菲握住他的手,笑着说:“李总过奖了,我只是做了自己该做的事。感谢你们公司愿意资助我们的公益基金,帮助山区的孩子们。”

    坐下后,李哲拿出一份资助方案:“叶老师,我们公司计划每年给你们公益基金捐赠五十万元,用于山区学校的修缮和教学设备的采购。另外,我们还可以为山区的学校提供一些我们公司研发的智能教学设备,比如电子白板、平板电脑等,帮助孩子们更好地学习。”

    叶菲很惊喜,五十万元加上智能教学设备,对山区的学校来说,无疑是雪中送炭。“太感谢你们了,李总!” 叶菲激动地说,“有了这些资助,我们就能更快地改善山区学校的教学条件,让孩子们接受更好的教育。”

    李哲笑了笑:“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