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章 跨文化协作,教学新启发(1 / 7)

    叶菲是在周日的清晨收拾好行李的。阿妹帮她把晒干的槐花装进行李箱 —— 那是前几天她和孩子们一起在山上摘的,说是让她带回北京,给王剑和念菲尝尝山里的味道。院子里的梨树在晨光下泛着淡淡的绿意,几只母鸡依旧在墙角啄食,一切都和她刚来的时候一样,却又好像多了些不一样的温度。

    “叶老师,真的不再多待几天吗?” 阿妹帮她拉上行李箱拉链,语气里满是不舍,“等下周梨熟了,我还想让你尝尝我们家的梨呢。”

    叶菲蹲下身,抱了抱阿妹的小女儿妞妞 —— 那个前几天被她系上围巾的小女孩,此刻正攥着她的衣角,大眼睛里满是依恋。“下次我一定来,” 叶菲笑着说,“等新学校建好了,我还要来给孩子们上课呢。”

    村长牵着老黄牛送她到村口,孩子们也都来了,手里拿着自己画的画,有的画着新学校,有的画着向日葵,还有的画着叶菲和他们一起放风筝的场景。“叶老师,你一定要回来呀!” 扎羊角辫的小女孩仰着小脸说,手里还拿着一个用草编的小兔子。

    叶菲接过小兔子,小心翼翼地放进包里,眼眶有些湿润:“我会的,你们要好好读书,等我回来的时候,要看到你们的好成绩。”

    车子缓缓驶离村寨,叶菲从车窗里看着孩子们的身影渐渐变小,直到消失在山路的拐角。她拿出手机,终于有了稳定的信号,赶紧给小张打了个电话:“小张,我今天回北京,下午就能到公司。那个想资助我们公益基金的企业,你把联系方式发给我吧,我回来就和他们联系。”

    “叶姐,太好了!” 小张的声音很兴奋,“对方是一家做教育科技的公司,叫‘启智教育’,他们的负责人说想和你聊聊资助的具体事宜,还说可以提供一些教学设备给山区的学校。”

    挂了电话,叶菲靠在座椅上,看着窗外连绵的群山。山里的日子虽然艰苦,却充满了温暖与希望,孩子们的笑容像一束束光,照亮了她的公益之路。她想起那个被瓦片砸伤手的小男孩,心里暗暗祈祷,希望施工队能尽快赶到,把老祠堂修缮好,让孩子们能在安全的环境里读书。

    下午三点,叶菲抵达北京。她没有回家,直接去了公司。小张已经在办公室等她了,手里拿着一叠资料:“叶姐,这是‘启智教育’的资料,他们的负责人叫李哲,明天上午想和你在公司面谈。”

    叶菲接过资料,认真地翻看着。“启智教育” 成立于五年前,主要做教育科技产品研发,还开展了很多公益项目,帮助贫困地区的学校改善教学条件。“这家公司看起来不错,” 叶菲点点头,“明天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