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14章 明经科案牵九卿冯相司南乱指向(1 / 3)

陈砚将浑天仪的投影定格在咸阳南门一带,沙盘上的虚线延伸至右丞相府所在坊区。

他指尖轻压模型屋脊,目光不动。

那条地道不会无缘无故指向旧渠。

若说赵高在军中埋人,项羽在外掘道,那么朝堂之上,必有人为其开路。

而能掌控宗庙礼制、调度工匠物料者,唯冯去疾一人。

他提笔写下一道密令,字迹未干,门外已有脚步声逼近。

韩谈立于帘外,双手捧着一封火漆封缄的竹简。

“影密卫回报,昨夜三更,冯相府中司南盘突然逆旋,九口青铜甬钟接连鸣响,府内仆役皆称听闻诵经之声,却不见其人现身厅堂。”

陈砚接过竹简,拆开细览。

记录详尽:司南指针连转七圈后停驻南方,钟声共响九次,间隔不齐,最后一次竟在寅时二刻——正是阴阳交替、百官将起之时。

这不是偶然。

冯去疾素来迷信天象地脉,书房设司南盘以测政局,九钟对应九卿,每逢大事必观其动静。

如今钟乱鸣、盘逆指,要么是机关失灵,要么……是他心中有鬼,触动了某种隐秘感应。

陈砚将竹简放下,抬眼看向韩谈:“你可知道,三年来上报地下水溢的坊区中,右丞相府占了几处?”

“三处。”

韩谈答得干脆,“皆报为地基渗水,修缮由少府派出匠作监承办,账目走的是礼器翻新名目。”

“礼器?”

陈砚冷笑,“翻新的可是九鼎?”

韩谈瞳孔微缩。

陈砚起身,从案底取出一份誊抄簿册,封面写着《明经科落榜名录》。

他翻开其中一页,指着一列姓名:“这些士子,籍贯均属邯郸、巨鹿、清河——全是赵高亲信掌控的郡县。

他们连续三年应试,策论皆评‘文理通达’,却无一入选。”

他合上册子,声音低沉:“科举取士,本为收揽寒门。

可若选拔之人,皆出自敌党辖地,而真正才俊反遭黜落……那这考试,就不是选贤,而是布网。”

韩谈沉默片刻,低声问:“陛下打算如何处置?”

“先查府邸。”

陈砚走到屏风后,取出一卷黄绢圣旨,亲手交到韩谈手中,“持此物入相府,搜查私铸祭器、违制重器。

若有反抗,当场拘押,罪名定为‘私设九鼎,图复周礼’。”

韩谈接过圣旨,迟疑道:“若冯相拒不受命?”

“那就让他当众疯魔。”

陈砚淡淡道,“你说司南失控、钟声自鸣,此事已传入宫人耳中。

我再命史官记下‘天谴之兆’,朝野自有议论。

他越是挣扎,越显得心虚。”

韩谈低头应诺。

临行前,陈砚又补了一句:“记住,不要急于动手。

等他主动触碰司南盘时,再宣读圣旨。

我要所有人亲眼看见——是他自己引来了异象。”

半个时辰后,右丞相府。

冯去疾独坐书房,面前司南盘静静横卧。

铜针原本指向北方,此刻却微微颤动。

他伸手欲扶,指尖尚未触及,那针竟猛然回旋,一圈、两圈、三圈……直

温馨提示:亲爱的读者,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,请勿依赖搜索访问,建议你收藏【笔趣阁】 www.biquge87.com。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!

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,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