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97章 李婉之策民生改善(1 / 3)

青帷车驶回咸阳宫南门时,天光仍未大亮。

陈砚下车后径直走入内殿,袖中那包藏有竹片灰烬的布帛未取出来,只随手塞进御案最底层的暗格。

他命人备热水净面,却不饮茶,也不召见任何人,只是坐在灯下翻看一册旧账。

那是去年秋收后户部呈报的各县田赋清册,纸页边角已泛黄卷曲。

他一页页地看,指尖在某些数字上停顿片刻,又继续往下翻。

直到听见外殿传来晨钟声响,才合上简册,起身整理衣冠。

早朝开始不久,群臣列班站定。

陈砚坐在高位,并未立刻开口议事。

他目光扫过殿中,落在左侧第三位的女子身上。

素色深衣,玉佩无华,正是李婉。

“李卿。”

他出声。

李婉抬眼,上前一步:“臣在。”

“前日你递上的条陈,朕细看了。”

陈砚语气平稳,“其中关于减赋、通商、整饬市集三条,说说你的打算。”

群臣微微骚动。

自李斯倒台后,其女虽仍在朝为官,但多居闲职,从未被如此公开点名问策。

冯去疾立于右侧前列,手指轻轻抚过腰间组佩,未一言。

李婉神色不变,从袖中取出一份抄本:“启禀陛下,关中百姓常年负担重税,尤以夏秋两征为甚。

若能减免三成田赋,可使农户多留存粮,不至于青黄不接时典卖田产。”

她顿了顿,继续道:“其次,咸阳以西十二市集久未修整,商旅往来受阻。

若准民间持牒贩运粮食布匹,沿途关卡不得无故稽留,则物资流通,物价自稳。”

“再者,”

她声音略沉,“地方胥吏常借徭役之名勒索百姓,或虚增户等,或多征丁口。

宜设‘直诉箱’于县衙门前,百姓可匿名投书,中央派巡查吏定期收取,严查滥征之举。”

殿内一时寂静。

少府令章邯低头不语,但眼角微动,似在思索。

冯去疾终于开口:“陛下,祖制所定赋税之额,皆依国用而设。

今若骤减三成,恐仓廪不足,军饷难支。”

“所以不是全国推行。”

陈砚接过话头,目光仍看着李婉,“你说试点?选哪几县?”

“渭南、栎阳、频阳。”

李婉答得干脆,“三县地处腹地,近都城,便于监察;且历年税额清晰,成效易验。”

陈砚点头,转向户部尚书:“三日内,调出这三县近三年田亩数、实缴粮税、市集交易额,一并报来。”

户部尚书躬身应诺。

退朝后,陈砚未回寝宫,而是召李婉入御书房。

两人相对而坐,中间摆着一张宽大木案。

他从案底抽出一片空白竹简,又取出算筹若干,排开在案上。

“若减三成田赋,”

他问,“需多少市税才能补足缺口?”

李婉坐下,将随身携带的记账簿打开,迅演算起来。

笔尖划过纸面,出细微沙响。

片刻后,她抬头:“若同时开放盐铁分销渠道,允许民间商队承运官营物资,再加征市集交易税一成半,可补七成

温馨提示:亲爱的读者,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,请勿依赖搜索访问,建议你收藏【笔趣阁】 www.biquge87.com。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!

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,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