。”
“剩下三成呢?”
“靠节省冗费。”
她说,“工监每年修缮宫殿耗资巨大,实则多为虚报。
若裁去浮额,三年内可省下三十万石粟。”
陈砚听着,一边用炭笔在竹简上勾画。
他画了一个三角形,顶点分别写着“赋税”
“产出”
“民力”
,然后用线连接各点,标注变化趋势。
“那就先在这三县试。”
他最终落笔写下四字:以市养农。
当夜,诏令草拟完毕。
免去三县当年夏税三成;设立直诉箱,铸“民本”
铭文;授权少府令衙署调配改良水车三十具,优先配给旱情较重村落;准许民间组建商队,凭官印“通贸牒”
通行各关。
韩姬接到指令后,亲自带工匠前往库房调试水车机关。
她检查每一根齿轮咬合是否顺畅,调整导流槽角度,确保能在低水位条件下运转。
三日后,第一批十具水车装上牛车,由专人押送往渭南。
与此同时,户部调来的数据也送到了陈砚案前。
他逐项核对,现渭南一县去年实征粮税比登记田亩应缴之数高出近两成——明显存在额外摊派。
他把这份报表单独抽出,压在砚台底下。
半月过去,第一批反馈文书陆续送达。
渭南县令奏报,境内十七村因灌溉便利,麦苗长势良好,预计收成可增二成;栎阳市集人流日增,布匹价格回落一成五;频阳已有三名里正因私加赋被百姓投书举报,巡查吏已介入调查。
陈砚站在咸阳宫望楼之上,手持最新快报,沉默良久。
楼下街巷行人往来,车马渐多。
一名传令兵骑马奔入宫门,扬尘未歇。
他转身走下台阶,命人取来李婉所拟《惠民六条》,下令誊抄百份,分送各郡守参阅。
三日后,栎阳县衙前竖起一座铜箱,高约三尺,上有投书口,刻“民本”
二字。
日无人靠近,次日清晨,有老农远远观望良久,最终快步上前,塞入一封短笺,随即转身离去。
箱内共收到八封状纸,其中五件属实。
巡查吏立即提审涉事吏员,追回多征粟米六十石,当场退还村民。
消息传开,其余两县百姓也开始投书。
有人举报里典强征劳役,有人控诉仓吏克扣救济粮。
每一封都被认真登记,限期核查。
李婉每日汇总情况,整理成简报送御前。
陈砚批阅时不再多言,只在关键处画圈,或写下一两个字:“查”
“准”
“”
。
一个月后,渭南新粮入库,县令上报,今年夏粮总量比去年实收多出一成八。
百姓家中存粮明显增多,集市上肉菜交易量上升。
陈砚再次登上望楼,手中拿着一份刚送来的记录:三县共放改良水车二十八具,修复渠堰十一处,新开荒田三百余亩。
他放下文书,望着远处城门外的田野。
麦浪起伏,隐约可见农人弯腰收割的身影。
一名内侍轻步走近:“陛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