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88章 六国余孽南疆作乱(2 / 2)

案。”

话音未落,殿外传来轻缓的脚步声。

韩姬走入,间银簪微闪,裙裾未沾尘,显然早就在宫中待命。

她手中捧着一卷竹片,边缘用细绳捆扎。

“陛下,章将军。”

她行礼,动作利落,“这是我昨夜赶出的两样器械图样。”

陈砚示意她上前。

韩姬将竹卷展开,压在案角。

第一张是“山行架”

:以硬木为骨,可拆解成六段,每段由两人肩扛,能在陡坡密林中拼接运输粮械。

第二张是“叠弩匣”

:三排短弩嵌于木匣内,一次装填可连射九矢,体积小,适合伏击。

“山行架用的是改良水车的榫接法,”

她解释,“可在夜间无声组装。

叠弩匣则参考了飞骑营的连弩结构,但去掉了转轮机关,减轻一半重量。”

章邯俯身细看,手指划过图纸上的关节处。

“这角度设计得好,爬坡时不会侧翻。

若真能造出来,粮道压力能减七成。”

陈砚点头:“准了。

少府优先供料,十日内试制百具。

工坊若有阻挠,直接报我。”

韩姬收起图纸,正要退下,陈砚忽然问:“需要多少匠人?”

“三十个熟手工匠,再挑七十个识字的学徒。”

她答得干脆,“今夜就开始。”

“好。”

陈砚转向章邯,“你即刻点将,刑徒军中择精壮者编入先锋。

记住,这一仗不是为了占地,是为了断根。

谁敢放走一个带头作乱的,提头来见。”

章邯肃然:“臣明白。”

陈砚走到窗前,推开半扇。

天色阴沉,宫墙外的槐树静立不动,连鸟鸣都听不见。

他知道,这是暴风雨前的安静。

片刻后,他回身,对殿内三人道:“今日所议,不出此殿。

影密卫即刻接管南境耳目,凡有散播‘招抚可安’之论者,一律记名上报。

这不是朝堂辩论,是清剿叛贼。

南疆一日不平,赋税不通,粮道中断,中原也别想安稳。”

没人回应,但气氛已定。

章邯抱拳告退,步伐沉稳如行军。

韩姬紧随其后,袖中鲁班锁轻微转动,出几乎听不见的咔哒声。

殿内只剩陈砚一人。

他坐回案前,取出一枚新竹片,写下:“南征军令已,刑徒军归章邯节制,韩姬主理器械改良,十日内验成果。”

字迹工整,一如往常。

然后,他将竹片放入标有“军政要件”

的木匣中,盖上,锁好。

烛火跳了一下,映在他脸上,一侧明亮,一侧深沉。

他没有动,只是盯着那盏灯,直到灯芯爆出一声轻响。

门外传来内侍低声询问是否添油,他没应。

片刻后,他伸手,将浑天仪的底盘轻轻拨动,把“兵”

环推至最前,压住了原本居中的“民”

环。

铜环滑动时出细微摩擦声,像刀刃出鞘的第一寸。

温馨提示:亲爱的读者,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,请勿依赖搜索访问,建议你收藏【笔趣阁】 www.biquge87.com。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!

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,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