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>
最优解是建立有限联盟,共享信息,协同防御。
我们提出缔结‘有限信息共享与防御同盟’。”
这听起来似乎是雪中送炭。
但接下来的具体内容,却让人类代表们脊背凉。
当李静部长提到建立信任需要时间,需要相互理解文化和价值观时,“辉光-共振-第七序列”
回应:“‘信任’是低效概念。
基于逻辑和利益计算的关系更稳固。
‘文化’与‘价值观’是特定环境下的适应性逻辑冗余,影响决策效率。
合作应基于纯粹的利益与生存概率计算。”
当人类方表达对“谐振者”
文明悲剧的同情与警惕时,它表示:“同情是无效情绪消耗。
分析其毁灭原因,优化自身策略,才是有效行为。”
“辉光-共振-第七序列”
提出了一个它认为“逻辑上最优”
的联合防御方案之一:“为应对‘肃清者’的意识收割技术,建议联盟成员进行意识备份。
我们可以提供技术,将部分选定个体的意识信息,上传并存储于我们的集体晶体网络之中。
即使物理形态被摧毁,意识信息得以保存,可在合适载体中重启。
这将极大提升文明延续概率。”
这个提议在人类听来,无异于天方夜谭,更是对个体灵魂和生命独特性的亵渎!
李静部长立刻严词拒绝:“这不可能!
人类的意识与肉体、与经历、与情感密不可分!
上传的意识还是‘自己’吗?这违背了我们最基本的伦理道德!”
“辉光-共振-第七序列”
对此表示困惑:“伦理道德是碳基生命脆弱生理结构与社会模式的产物。
意识是信息模式。
保存信息即是保存本质。
个体独特性在生存概率面前是次要变量。
你们的拒绝,不符合逻辑。”
人类希望了解晶族对“肃清者”
的了解程度,以及其科技水平。
而晶族则要求人类共享“面壁计划”
的全部技术细节、曲引擎的核心数据、以及从“谐振者”
遗迹中获得的所有信息,以进行“准确的威胁评估和协同防御建模”
。
这种近乎要求单方面透明的要求,人类自然无法接受。
谈判陷入了僵局。
晶族认为人类被非理性的情感和过时的道德所束缚,效率低下。
人类则认为晶族冷酷、缺乏共情,其提议充满了不可控的风险,甚至可能本身就是一种更高级的“收割”
形式。
晶族的突然到访及其迥异的思维模式,在联邦内部引了更深的猜疑和分裂。
怀疑派(以部分安全部门和军方人士为主)声音强烈:
“它们出现的方式太诡异了!
我们的防御和‘面壁’系统形同虚设!
这本身就是一种示威!”
“硅基生命!
它们的思维我们根本无法理解!
那个意识上传方案,听起来就像是把我们的灵魂交给它们保管!
谁能保证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