操作(指向‘面壁计划’)。
此行为模式符合‘文明危机应对逻辑’初级阶段特征。”
“我们提议,进行直接信息交互。
派遣代表单元已抵达指定坐标。
请指定交互协议。”
信息末尾,附带了一个复杂的、不断自我校验的数学符号,似乎是对方的身份标识,其结构精妙绝伦,仿佛一件艺术品。
硅基生命!
半人马座a星(比邻星所在的恒星系统)!
对方不仅察觉了“面壁计划”
,甚至精准地判断出了其动机!
联邦最高层在经过短暂而激烈的远程磋商后,决定接受交互提议,但将警戒级别维持在最高。
张诚、王文渊议长、外交部长、席科学家代表,以及郑浩天司令(通过远程全息投影)组成了临时的应对委员会,坐镇“和平台”
指挥中心。
“和平台”
按照对方提供的某种基础空间坐标协议,释放了一个中立的对接舱。
那艘水晶簇状的飞船,则分离出了一个约莫小型飞行器大小、结构相对简单一些的“子簇”
,缓缓与对接舱连接。
对接完成。
隔离门打开。
出现在人类面前的,并非预想中的“生物”
。
而是一个大约两米高、由纯净的、内部流淌着柔和光晕的淡蓝色晶体构成的“人形”
。
它的形态并非固定,其表面的晶体结构似乎在极其缓慢地生长、变化、调整,出极其细微的、如同风铃般的振动声(后来证实这是一种复杂的能量流动副产品)。
它没有明显的五官,但在其“面部”
区域,有一个更加明亮、结构更加复杂的核心光点,仿佛是其感知和思维的中心。
它就是晶族的大使,自称为——“辉光-共振-第七序列”
。
交流通过其自带的量子场生器和“伏羲”
系统的协同破译进行。
“我是‘辉光-共振-第七序列’,”
那晶体人形出合成的、毫无波澜的“声音”
,直接传递概念,“代表晶族文明,与你们进行初步接触。”
谈判,或者说信息交互,在“和平台”
特设的交互厅内进行。
人类方代表是张诚、外交部长李静,以及席语言兼信息学家赵教授。
晶族方只有“辉光-共振-第七序列”
。
交互从一开始,就充满了难以逾越的思维鸿沟。
张诚先表达了谨慎的欢迎,并试探性地询问对方来意。
“辉光-共振-第七序列”
的回应直接而冰冷:“我们侦测到你们试图‘隐匿’。
根据逻辑推演,此策略长期效率低于173。
宇宙熵增与信息扩散是基本规律。
强效隐匿消耗能量与资源,且无法应对跨维度或基于宇宙常数微扰的探测手段。
推测你们已感知到‘宇宙周期性肃清’(其用语,即‘收割’)的威胁。”
它继续阐述,逻辑链条严密得令人窒息:“单个文明独立应对‘肃清’,生存概率极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