地球,联邦议会特别听证会。
地球,昆仑山脉深处,联邦最高议会穹顶大厅。
这座被誉为人类文明决策圣殿的宏伟建筑,此刻却仿佛一个巨大的压力釜,内部充斥着无声的呐喊与理念的激烈碰撞。
穹顶之上,模拟出的蔚蓝天空与柔和阳光,与大厅内凝重得几乎令人窒息的气氛形成了尖锐的对比。
一场将决定文明未来走向的特别听证会,正在这里举行。
议题只有一个:审议代号“火种计划2o”
的极端生存提案。
提案由联邦深空战略研究院院长,天体物理学家兼生存主义哲学家埃隆·沃森博士正式提交。
他站在弧形的言席后,身后巨大的全息屏幕展示着“火种计划2o”
的宏伟蓝图——并非具体的星图或设计稿,而是一个充满象征意义的动画:
在无尽的黑暗虚空中,一颗微小的、散着柔和光芒的“种子”
悄然脱离了一棵熊熊燃烧的巨树(象征太阳系人类文明),向着更深、更冷的黑暗中飘去。
最终,这颗种子嵌入一颗不起眼的、冰封的流浪行星内部,如同进入冬眠,静静地等待着可能在亿万年后才会到来的、复苏的春天。
“议员们,同胞们,”
沃森的声音通过扩音系统,回荡在寂静的大厅里,带着一种近乎殉道者的冷静与坚定,“我们必须面对一个残酷的现实:根据我们与晶族共享的情报,以及对‘收割者’行为模式的分析,太阳系主文明在正面冲突中幸存的可能性,低于百分之七。
这不是悲观,这是基于数学和物理规律的冷酷计算。”
他顿了顿,目光扫过台下神色各异的议员们。
“‘面壁计划’为我们争取了时间,但它是一层脆弱的伪装,而非坚不可摧的盾牌。
一旦伪装被撕破,等待我们的将是彻底的、物理意义上的抹除。
届时,人类数百万年的文明史,我们所有的艺术、哲学、科学、记忆、情感……一切都将化为宇宙尘埃,仿佛从未存在过。”
“因此,我在此郑重提议启动‘火种计划2o’。”
沃森提高了音量,“这不是逃亡!
这是备份!
是文明在必然的毁灭面前,为自身购买的最后一笔保险!”
全息屏幕上的画面切换,展示出计划的核心内容:
选址与建设:在太阳系之外,于柯伊伯带更外侧的奥尔特云深处,或者直接寻找一颗穿越星际空间的、难以追踪的流浪行星,建立数个高度隐匿、完全自维持的生态基地。
这些基地将利用最先进的聚变能源、闭环生态循环系统和量子屏蔽技术,确保其能在无人维护的情况下,稳定运行数万年甚至更久。
文明数据库:将人类文明的全部精华——从人类基因组的全序列数据,到全球语言库、所有已知的科学文献、历史档案、艺术作品(数字化)、乃至“灵境”
中积累的海量社会行为数据——进行最高等级的压缩和加密,存入由特殊晶体材料制成的、理论上能抵抗时间侵蚀的“文明碑”
中。
生命火种:储存至少一亿个经过最优化基因编辑、剔除了已知遗传疾病、并具备最广泛适应潜力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