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72章 伦理的边界人造生命(2 / 5)

>紧接着,各大自然保护组织和生态活动家群体也加入了反对的浪潮。

他们在“灵境”

平台组织了大规模的虚拟抗议,口号触目惊心:

【停止扮演上帝!

【生命不是工具!

【未知的风险,谁能承担?】

【警惕基因污染!

保护自然生命!

一位德高望重的生态学家在公开论坛上忧心忡忡地写道:“‘星尘苔’或许被设计为不繁殖,但基因突变是永恒的威胁。

一旦某种合成生物意外获得了繁殖能力并逃逸到自然环境中,它与自然物种会生怎样的相互作用?会产生怎样的新型病毒或细菌?是否会引我们无法控制的生态灾难?历史上,外来物种入侵的教训还少吗?这甚至可能比核武器更危险!”

更让人意想不到的是,科学界内部也出现了强烈的反对声音。

一批来自传统生物学、哲学和伦理学领域的知名学者联名表公开信,质疑这项技术的伦理基础:

“这不仅仅是技术问题,更是深刻的哲学和伦理问题。

当我们能够像设计机器一样设计生命时,生命的独特性和尊严何在?这是否会导致一种新的生命歧视——自然生命低于合成生命,或者反之?更进一步,这是否会为未来‘定制’人类生命,乃至创造具有特定功能的‘生物奴隶’打开潘多拉魔盒?”

恐慌和质疑如同病毒般在社会中蔓延。

尽管官方一再强调“星尘苔”

采取了多重生物安全措施(物理隔离、基因锁、严格的不繁殖设计),并阐述了其巨大的潜在益处,但“人造生命”

、“扮演上帝”

、“生态毁灭”

这些词汇挑动着公众最敏感的神经。

街头出现了小规模的现实抗议,虽然很快被平息,但网络上的声浪一浪高过一浪。

要求联邦终止“女娲”

计划、严惩相关负责人的呼声日益高涨。

甚至有人将陈逸飞称为“新时代的弗兰肯斯坦博士”

面对空前的社会压力和内部争议,地球联邦最高议会决定举行一场公开的、全球直播的特别听证会。

听证会由“维度科技专项委员会”

主席张诚主持,地点设在炎黄研究院最大的会议中心。

与会者包括“女娲”

实验室团队、持反对意见的各界代表、伦理学家、法学家以及随机抽选的公民代表。

会议尚未开始,场外的虚拟和现实抗议声浪就已透过隔音墙壁,隐隐传来。

会场内气氛凝重,仿佛弥漫着无形的硝烟。

张诚端坐主席台中央,神色平静,看不出喜怒。

他深知,今天要裁决的,不仅仅是一项技术的前途,更是人类文明在未来展中,对自身力量边界的一次关键界定。

听证会开始,陈逸飞先作为主汇报人,详细阐述了“星尘苔”

的设计原理、安全措施、应用前景及其对于人类应对环境危机和开拓外星疆域的战略意义。

他展示了“星尘苔”

净化受污染水体的惊人效率模拟,以及它在模拟火星环境下存活

温馨提示:亲爱的读者,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,请勿依赖搜索访问,建议你收藏【笔趣阁】 www.biquge87.com。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!

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,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