地球,炎黄研究院,“女娲”
生命科学实验室。
这里的气氛,与研究院其他部门专注于冰冷机械与浩瀚星空的风格截然不同。
实验室内部温暖而湿润,各种奇特的植物在人工光照下茁壮成长,空气循环系统出细微的嗡鸣,携带着泥土与生命的气息。
但在这些看似自然的景象背后,是人类对生命密码最前沿、最大胆的探索。
实验室中央的无菌操作台上,放置着一个透明的培养皿。
里面生长的,并非任何已知的自然物种。
它呈现一种深邃的墨绿色,形态类似地球上的苔藓,但结构更加致密,表面覆盖着一层极细微的、仿佛金属镀层般的晶莹光泽。
它不需要土壤,仅依靠吸收培养皿底部特定的营养液和照射特定波长的光就能存活。
更令人惊奇的是,当实验室主任陈逸飞博士用镊子轻轻夹起一小片,将其短暂暴露在真空环境中数十秒后,放回培养皿,它竟能在一段时间后逐渐恢复活性!
“我们称它为‘星尘苔’,”
陈逸飞,这位年富力强、眼神中充满创造热情的联邦卫生部长兼席生物学家,向受邀前来观摩的少数高级官员和伦理委员会成员介绍道,“它的基因组是完全由我们设计、合成的,不基于任何现有自然生物的基因蓝图。”
他调出了全息投影,展示着“星尘苔”
复杂的基因图谱和设计原理。
“它的核心功能有两个:第一,其根系能分泌一种特殊的螯合剂,高效吸附、固化环境中的重金属离子,将其转化为稳定的、无毒的结晶矿物,可用于净化受污染的土壤和水体。
第二,它拥有一种独特的‘休眠-复苏’机制,其细胞壁结构经过特殊设计,能在极端干燥、低温和真空环境下进入近乎停止代谢的休眠状态,并在条件适宜时快复苏。
这使它理论上能在火星、甚至某些小行星的表面短暂生存,执行环境改造的先锋任务。”
陈逸飞的语气中带着难以抑制的自豪:“这是合成生物学的里程碑!
我们从理解生命,迈向了设计生命!
这不仅仅是技术的突破,更是为我们应对环境挑战、进行星际殖民,提供了一种全新的、强大的工具。
我们可以根据需要,‘定制’生命,去完成特定的任务。”
观摩者们出阵阵惊叹。
能够净化污染、适应外星环境的生命体!
这听起来如同神话。
然而,并非所有人都感到欣喜。
就在“女娲”
实验室取得突破性进展的消息,以精心策划的方式通过官方渠道有限度地向公众披露后,一场席卷全球的舆论风暴,以远预期的度和猛烈程度爆了。
先站出来的是全球各大宗教领袖联盟。
在一份联合声明中,他们措辞严厉地指出:“生命是神圣的,是造物主(或自然法则)的领域。
人类擅自扮演‘上帝’,从无到有地创造生命,这是对生命神圣性的根本亵渎,是对宇宙秩序的狂妄挑战!
这将导致道德的彻底沦丧和信仰的根基动摇!”
声明呼吁联邦立即停止这项“危险且不敬”
的研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