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82章 生态共建智联万物(1 / 3)

时间步入二零一七年六月,炎黄集团总部依旧如同一个巨大的磁石,吸引着全球各界的目光。

在经历了与医药产业联盟的谈判破裂并成功推出直销方案后,“智慧穹顶”

迎来了一批新的、同样举足轻重的客人——来自中国消费电子产业的巨头联盟。

这一次的阵容,丝毫不逊色于此前的新能源与电池联盟。

华为的余承东、小米的雷军、oppo的陈明永、vivo的沈炜、荣耀的赵明等,这些在中国乃至全球消费电子领域叱咤风云的掌舵人,几乎是联袂而至。

他们的目标高度一致——获得“破晓”

电池在消费电子领域的优先、稳定供应。

会议室内的气氛,相较于之前与医药联盟的剑拔弩张,显得更为务实和急切。

这些从激烈市场竞争中拼杀出来的企业家们,比任何人都更清楚技术代差意味着什么。

“梁总,王主席,”

华为的余承东率先开口,语气直接而有力,“‘破晓’电池的参数已经无需赘言。

它对于智能手机、笔记本电脑、平板、智能穿戴、乃至未来的arvr设备,意味着一次彻底的革命。

续航焦虑将成为历史,产品形态和应用场景将被重新定义。

我们需要的,不仅仅是采购,而是深度的、战略级的捆绑合作。”

小米的雷君扶了扶眼镜,补充道:“没错。

我们几家,”

他指了指在座的各位同行,“虽然在国内市场是竞争对手,但在面对这种能够提升整个行业天花板的核心技术时,我们的立场是一致的。

我们希望建立一个稳定、公平的供应体系,确保‘破晓’电池能够最快、最好地赋能于我们的产品,让中国消费电子产业在全球的领先地位更加不可撼动。”

oppo的陈明永和vivo的沈炜也纷纷表态,强调合作共赢的意愿,同时也隐晦地表达了对于供应量和价格的担忧。

面对这群精明且极具分量的合作伙伴,集团ceo梁稳和董事局轮值主席王振华深知,必须拿出一个既能满足集团利益,又能让这些产业巨头接受,并且能维持市场健康竞争格局的方案。

接下来的时间,磋商在紧张而密集的节奏中进行。

争论的焦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:

供应优先级与配额:各大厂商都希望获得最大化的优先供应权,尤其是在产能爬升的初期。

如何分配有限的初期产能,成为一个难题。

价格体系:“破晓”

电池的成本虽远低于传统高端锂电池,但其性能也是碾压级的。

制定一个既能体现技术价值、又能被消费电子产品成本结构所接受,同时还能确保炎黄集团合理利润的价格,需要精密的测算。

技术适配与定制:消费电子产品对电池的形态、尺寸、充电协议兼容性等有各自的要求。

是提供标准电芯,还是支持一定程度的定制化开?

排他性与合作深度:是否有必要与某一家或几家建立排他性合作?还是坚持开放供应?合作是停留在简单的买卖关系,还是涉及更深入的技术预研和联合创新?

梁稳展现了其卓越的商业谈判能力和战略视野,

温馨提示:亲爱的读者,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,请勿依赖搜索访问,建议你收藏【笔趣阁】 www.biquge87.com。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!

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,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