将临湖苑妥善整理后,便踏上了归家的旅程。
相比于暑假离校时的默默无闻,这一次,他的离去在联合培养计划内部的小圈子里,已然引起了不小的关注。
几位合作过的项目负责人,如北航的赵刚教授、哈工大的陈建国教授等,都特意来信息,预祝他假期愉快,并期待年后的继续合作。
甚至复旦的陈静宜教授和交大的韩东升教授,也来了简短的问候。
他的学术网络,正在悄然织就。
火车轰鸣,载着归心似箭的游子。
窗外的景物由北国的萧瑟,逐渐添上些许南方的润泽。
当张诚再次踏上家乡熟悉的站台,看到人群中踮脚张望的父母和兴奋地挥着小手的弟弟时,一种温暖而踏实的感觉瞬间包裹了他。
“爸,妈!
小磊!”
他快步迎了上去。
母亲一把将他搂住,上下打量着,眼眶微红:“瘦了,是不是又没好好吃饭?在学校肯定光顾着看书了……”
父亲虽然话不多,但接过他行李的手坚定有力,眼中满是自豪与关切。
弟弟张磊则直接抱住了他的腿,叽叽喳喳地问着北京好不好玩。
回到家,熟悉的饭菜香扑面而来。
母亲早已准备了一桌他爱吃的菜,席间不停地给他夹菜,询问着他在学校的生活(当然,张诚依旧隐去了那些惊世骇俗的细节,只挑了些校园趣事和普通的学业进展来说)。
父亲则关心地问起徐院士和导师们的情况,言语间充满了感激。
这个家,是他无论走得多远、飞得多高,永远的心灵港湾。
那浓郁得化不开的亲情,有效地洗涤了他连续高强度脑力劳动带来的疲惫,也让他的心变得更加柔软而坚韧。
寒假的生活宁静而温馨。
他依然保持着规律的阅读和学习习惯,但不再像在学校那样争分夺秒。
他花了更多时间陪伴家人,教弟弟识字,听母亲唠叨邻里琐事,和父亲聊聊家里的生意。
这些平凡而真实的日常,是对他沉浸在抽象符号世界中的精神最好的调剂。
偶尔,他也会梳理一下自己接下来的研究方向。
数学等级3到4的百万经验需求如同天堑,非一朝一夕之功;物理刚刚得到巨量灌注,需要时间沉淀和深化;其他几个等级2的学科,也各有其吸引人之处……未来的道路选择,需要慎重的思考。
时光在温馨与闲适中悄然流淌。
爆竹声中一岁除,春风送暖入屠苏。
热闹的除夕夜,丰盛的年夜饭,绚烂的烟花,还有那塞到手里的、带着长辈美好祝愿的红包……这一切都充满了浓郁的华夏年味。
在这个万家团圆的夜晚,当新年的钟声敲响时,张诚看着窗外夜空中炸开的璀璨烟花,心中一片宁静与昂扬。
过了这个春节,他就十岁了。
九岁这一年,他走完了许多人一生都难以企及的学术旅程。
而十岁,等待他的,必将是更加波澜壮阔的星辰大海。
他微微一笑,眼中倒映着漫天光华,也闪烁着对未来的无限期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