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怪物……果然是怪物……”
张诚对此浑然不觉,或者说并不在意。
他完全沉浸在了探索新知识领域的乐趣中。
白天,他穿梭于清华的教室、图书馆和实验室;晚上,则回到北大临湖苑的书房,整理笔记,演算习题,阅读文献,常常学习到深夜。
王淑萍老师看着张诚如此忙碌,心疼之余,也只能在生活上更加精心地照料,确保他的营养和休息。
徐海院士也定期与他交流,了解他的学习进度和遇到的困难,并给予适当的指点。
学习的过程并非一帆风顺。
物理中那些需要“物理图像”
和“直觉”
的地方,有时比纯粹的数学推导更让张诚需要时间琢磨。
化学中繁多的需要记忆的规律和实验细节,也对他提出了新的要求。
但他乐在其中,享受着这种打破学科壁垒、拓展认知边界的挑战。
他感觉自己的世界观正在悄然重塑。
数学提供的是骨架和逻辑,而物理和化学,则正在为这副骨架填充上血肉,赋予其真实的物质属性和动态的生命力。
他仿佛看到,在抽象的数学符号背后,是宇宙的演化、物质的构成、能量的转换……一个更加宏大、更加精彩纷呈的世界,正在他眼前缓缓展开。
夜深人静,张诚合上《物理化学》的教材,揉了揉有些胀的太阳穴。
桌上是写满公式和思考的笔记本,旁边还放着几本从清华图书馆借来的《journa1ofcheica1physics》和《physica1revie91letters》的最新期刊。
虽然只是开始,但他已经感受到了跨界学习带来的思维碰撞与灵感火花。
他知道,这条道路选对了。
在数学的引领下,系统学习物理与化学,将为他未来可能进行的真正跨学科、颠覆性的研究,奠定最坚实的基础。
清华园的灯光与燕园的星光,共同照耀着这个在知识海洋中奋力前行的少年。
新的学期,新的战场,他已蓄势待,准备在这片更广阔的天地里,汲取养分,积蓄力量,等待着下一次的厚积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