张诚决定参加明年高考的消息,如同在已近冰点的湖面上投下了一块烧红的烙铁,瞬间蒸腾起弥漫天地的喧嚣与哗然。
这股冲击波,先毫无意外地在县一中内部炸开了锅。
当班主任在班会上例行公事般宣布“我们班的张诚同学,已决定报名参加明年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”
时,整个高二年级,乃至通过飞传播的消息得知此事的高三年级,都陷入了一种短暂的、近乎失聪的寂静。
随即,巨大的哗然如同海啸般席卷了每一个教室、每一条走廊。
“什么?!
高考?!
张诚要高考?!”
“他不是才高二吗?不对,他年龄不是才八岁吗?!”
“八岁……高考?!
我十八岁都觉得悬乎,他八岁?!”
“奥赛金牌保送不要,非要来挤高考这独木桥?这是什么操作?”
“疯了……这个世界疯了,还是我疯了?”
学生们脸上的表情精彩纷呈,有难以置信的惊愕,有看待外星人般的困惑,有对自身智商的深深怀疑,更有一种见证历史般的激动与茫然。
如果说之前的奥赛金牌还带着一丝“天才专属领域”
的距离感,那么高考,则是每一个普通学生都正在或即将亲身经历的、关乎命运的巨大现实。
张诚这个决定,将他那“神童”
的光环,以一种最直接、最接地气的方式,砸进了每个人的日常认知里,造成的震撼远比奥赛获奖来得更加强烈和直观。
“八岁高考”
这四个字,像是最具传染性的病毒,迅通过电话、口耳相传,从校园蔓延到整个县城,继而引了更广泛的社会关注。
本地论坛、贴吧瞬间被相关话题刷屏,报纸、电视台的新闻热线也接到了无数询问电话。
“听说县一中那个神童要参加明年高考?真的假的?”
“八岁孩子考大学?这能行吗?”
“是不是搞噱头啊?这也太夸张了!”
惊叹、质疑、好奇、期待……各种声音交织在一起,将张诚再次推到了风口浪尖。
面对这突如其来的舆论风暴,t县一中的领导们虽然早有心理准备,但压力依旧巨大。
校长不敢怠慢,立刻将情况详细整理,正式向县教体局做了汇报。
教体局局长办公室内,气氛凝重而严肃。
局长拿着汇报材料,反复看了好几遍,才抬起头,看向面前的一中校长和书记,眉头紧锁:“消息确认了?张诚同学本人确实坚持要参加高考?不是学校或者我们哪个方面施加的影响?”
“局长,千真万确!”
校长连忙保证,“是张诚同学自己在面对众多高校招生组时亲口提出的,理由是他不想留下遗憾,希望完整经历中学生涯。
我们反复确认过他的意愿,非常坚定。”
局长沉吟片刻,手指轻轻敲着桌面:“八岁……高考……这在我们县,不,恐怕在全省、全国都是头一遭啊。
政策层面,有没有障碍?”
一位分管招生工作的副局长接过话头:“局长,政策上倒是没有明确规定年龄下限。
原则上,只要具备高级中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