>
楚牧之的心一紧,正要上前帮忙,楼梯口却突然传来一阵窸窸窣窣的脚步声。
那声音很轻,很杂,不像是成年人。
紧接着,一豆、两豆、三豆……温暖而柔和的光晕,从楼梯的拐角处逐一亮起。
几个看上去不过十岁左右的孩子,手里提着自制的灯笼,鱼贯而入。
那些灯笼简陋得可爱,灯罩是剪开的酸奶瓶,光源是掰亮的荧光棒,底部还用胶带歪歪扭扭地贴着一张手写字条:“始光照我·应急分站③”。
他们没有丝毫慌乱,像演练过千百遍的士兵。
一个稍大些的男孩立刻跑到陈阿婆身边,熟门熟路地帮她捡起药瓶,倒好温水。
另一个女孩则轻车熟路地找到二楼那个因为害怕而啼哭的婴儿,用灯笼的光影在墙上晃出小兔子的形状,轻声安抚。
他们就像黑暗中突然出现的萤火虫,微弱,却精准地飞向了最需要光亮的地方。
楚牧之站在原地,手机的光都忘了关。
他看着这群孩子有条不紊地穿梭在楼道里,那一盏盏摇曳的酸奶瓶灯笼,仿佛串联成了一道微缩的、流动的银河。
“轰隆——”
又一道惊雷炸响,苏晚晴的身影裹挟着一身雨水和寒气冲了进来。
她反手关上门,隔绝了屋外的风雨,脸色却比雷声还要凝重。
她将手里的平板电脑举到楚牧之面前,屏幕上是一张覆盖了整座城市的热力图。
“全城今晚有十七处这样自发点亮的‘微型光站’,”她的声音因为急促而微微发颤,“我比对过了,这些坐标,和你当年带着第一批志愿者铺设临时应急电网的路线,完全重合!这不是巧合……这是记忆,是那场灾难后的记忆,在代际之间传递!”
楚牧之的目光死死钉在屏幕上。
那十七个光点,像一颗颗倔强的星辰,在黑暗的城市版图上熠熠生辉。
苏晚晴的手指划过屏幕,最终停在其中一个离他们最近的光点上。
“这里,记得吗?当年是你奶奶家附近的老变电站,后来废弃了,现在是个废旧车棚。但就在今早,有人悄悄修好了那里的太阳能应急灯板。”
楚牧之的喉结滚动了一下,沉默了许久,才用一种近乎耳语的声音问道:“他们……知道源头吗?”
“没人追问,”苏晚晴摇了摇头,眼中情绪复杂,“但他们都相信一件事——只要点亮自己,就总有人会被照亮。”
凌晨两点,电力仍未恢复。
楚牧之独自踱步到那个废旧车棚。
雨已经停了,空气湿冷。
那台被修复的太阳能灯孤独地立在车棚中央,散发着并不算明亮、却足以驱散周遭浓重黑暗的光芒。
他注意到,灯柱的底座竟微微发热,在这寒夜里显得格外突兀。
他蹲下身,借着手机微光仔细检查线路,想找出这异常热量的来源。
指尖无意间碰触到灯柱的一处焊接点时,一丝极其细微的、温润的触感顺着皮肤掠过——那感觉……太熟悉了!
仿佛有一股沉睡已久的能量,被他的碰触瞬