经过朱棣的提醒,
朱元璋这才注意到自己手里拿着一张稿纸,
原来自己还没看完全部的新记录,
他瞪了朱棣一眼,用怒气掩饰尴尬,“你早干嘛去了?咱要走了才提醒!”
旋即坐回了主位上开始翻阅,
朱棣撇了撇嘴角,
朕怎么感觉,老爷子有点犯迷糊的迹象了?
不对,
好像就是在洪武二十七年时,朝中开始有了老爷子犯迷糊的传闻了。
朕得慎重应对,
还得提醒他去诊疗才是!
没等朱棣想好怎么开口,
只听,
朱元璋冷声发问道,
“《洪武炮火史》?”
“这是哪儿找来的记录?”
朱厚照立刻出列拱手一拜,“回老祖宗,”
“这是臣孙的厂卫,从军器局的旧档案里翻找出来的。”
见朱元璋面露不信任之色,
朱厚照补充说道,
“这份文稿非文官们的手笔,”
“是由工匠们所记录的,而且还有林豪的一定影响在里头,”
“此外,根据臣孙的判断,这记录内容,应该和您拿后世的稿纸改造洪武朝火器有关。”
朱元璋微微颔首,
不是文官的记录就行,
他们不仅不可靠,
而且自视甚高,视工匠们的东西为奇淫技巧,根本不会往好的方面写,
“那错不了,”
“咱前几日的确已经把你提供的稿纸,秘密交到信得过的人手里。”
却听,
朱棣打岔道,“父皇?林豪兼掌着军器局,您没有交给他?”
“您说的信得过的人是三哥,还是李九江?”
他很清楚,父皇在大哥走后,
最依仗的除了三哥和自己,就是李九江这个外甥孙。
朱元璋下意识地答道,“老三休养去了,咱交给李九江办了,”
“咱那会不是让林豪先紧着办火药火器管制的事么?”
“不对!咱和你说这么多干嘛?”
朱棣直摇头道,“父皇啊!您交给三哥还说的过去,”
“你交给九江?唉。。。”
李九江为人,他太清楚了,
资质平平,
所有的才能,全靠皇亲的身份,跟着历练出来
不过,他在有利于己的时候,
会迸发出无尽的智慧,
以无所不用其极的手段为自己牟利,
在统军围攻北平的时候如此,在金川门也是如此,
这货,
最合适混吃等死,
也就是父皇因为对陇西王和岐阳王的“爱屋及乌”,
把他当成一块宝。
朱元璋不悦之色更甚,“你唉什么?你跟着林豪混,蹭了一点嘴皮子功夫,想教咱做事上瘾?”
“现在开始,”
“你安安静静杵着,不准说话,”
“这是旨意!”
朱棣立时火冒三丈,只得噤声,拱手领旨,站定在原地。
朱元璋从朱棣身上收回目光,开始翻阅稿纸,
“炮,乃火炮,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