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儿臣惶恐。”
见朱佑樘一脸愧色地看向自己,朱厚照赶忙深深一躬,
“父皇留下的是一个政通人和的朝局,儿臣承继过来,毫无压力。。。”
说话间,
朱厚照对上了父皇满含关爱之情的眼眸,
只觉心里一酸,
登基十五年来的委屈,涌上心头,
“儿臣属实憋屈,再也不遮掩了,”
“父皇您说的没错!”
“您留下的那群文官,沆瀣一气,”
“为了能把持住朝政,”
“他们就差把儿臣当成傀儡皇帝来用,”
“不过,儿臣也不是吃素的,为了稳固皇权,不停地与他们作抗争,没有让他们得逞。。。”
朱厚照将自己以顽劣品行作伪装,
提拔刘谨等八名内侍为心腹,移居豹房,重用一些军中将领,自领威武大将军衔,亲自上阵击杀元人,以求掌控军权等等一系列意在摆脱文官牵制的行为,
详细地诉说了一通。
说到后面,他的目光愈发地锐利,
恨不得透过空气,刺透那些内阁高官的谋权之心,
身为一名想有作为的皇帝,哪里能容许臣下挖皇权的墙角?
朱厚照说完自己的心结之后,
一众后世皇帝,特别是朱翊钧、朱由校等有着相同年少即位经历的皇帝,更是感同身受,
朱翊钧道,“正德爷,实在是太不容易了,”
“后世史官,把您标记成一个顽劣,孩童心智的帝王,说您肆意妄为,就差编排您是昏君了。”
朱由校道,“那些可恶的文官,还特别喜欢拿弘治爷和您作比,”
“史料里多有‘败家儿’的影射,”
“臣孙即位的时候,重用内侍制衡文官,他们还拿您的给臣孙做反面教材,”
“这属实可恶!”
朱佑樘闻言,更是愧疚不已,“我儿,真是难为你了。”
“那些文官知道为父愿意放权,也不会苛责他们,所以一直都在称颂为父的各种好,”
“以此来贬低你。”
朱棣也皱着眉开口说道,“文官们是大明的内敌,不做好朝堂文武平衡,遗祸无穷啊。”
朱佑樘附和道,“太宗爷所言极是。”
朱棣摇了摇头,“这是咱新记忆里,与林豪交流时,他时常跟咱念叨的。”
朱佑樘眼中露出羡慕之色,“若是臣孙也能亲自接触到林豪这等正直的大才,该有多好啊,”
“也不至于,来了这太庙偏殿,才认真领会到他的优秀理念。”
众后世皇帝也纷纷开口表达同样的羡慕之情,
遗憾自己的朝代,
没有林豪这样的大才。
一番探讨之后,
已“晋升”为朱元璋面前第一红“孙子”的朱佑樘,拱手一拜说道,“太祖爷,林豪才华卓绝,”
“而且根据臣孙这几日,对他相关后世记录的探究,”
“他身上不存在,文官们那种狭隘的自利,”
“实乃诸葛武侯重现于洪武朝,”
“求您可务必要庇佑好他。”
朱高炽立刻附和道,“佑樘说的对,庇佑林夫子,还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