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07章 医馆(3 / 4)

不是办法,抽空还是得去牙所看看,该补补,该拔拔。”

“去牙所?那得多贵啊……”三大妈下意识地嘟囔。

“身体要紧。”安雨琪把写好的方子递给学徒小石头去抓药,“总比以后严重了受大罪强。”

小石头如今抓药已是又快又准,戥子用得稳稳当当,很快就包好了几包药,仔细交代了煎服方法。

送走三大妈,又陆续来了几位街坊。

有来给咳嗽的小孙子抓川贝枇杷膏的,有来买艾条做灸的,还有位老奶奶来找安雨琪号脉,说自己最近总是心慌睡不着。

安雨琪耐心地一一应对,望闻问切,一丝不苟。

遇到不确定的,便会自然地看向一旁安静看书的陈小满。

陈小满往往只需抬眼一看,或轻声提点一两句关键,便能让她豁然开朗。

那位失眠的老奶奶,安雨琪原以为是寻常的心血不足,开了养心安神的方子。

陈小满却在她写方子时淡淡说了一句:“舌苔略腻,脉有滑象,恐是痰热内扰,兼有阴虚,可稍佐清热化痰之品,如竹茹、枳实,分量宜轻。”

安雨琪仔细一想,果然如此,立刻调整了方子。

老奶奶走后,她由衷地对陈小满说:“小满,幸好有你在。”

陈小满只是微微一笑:“你基础扎实,只是经验稍欠,慢慢来就好。”

夕阳西下,看诊的街坊渐渐少了。

安雨琪开始整理一天的病历,小石头则在打扫卫生,清点药材。

这时,门口光线一暗,一个穿着旧工装、面色蜡黄、不断咳嗽的中年男人犹豫地探进头来:“请……请问,这儿能看咳嗽吗?咳了快一个月了,厂里卫生所开的药吃完了也不见好。”

安雨琪抬头,觉得这人有些面生,不是南锣鼓巷的老住户,但还是热情地招呼:“请进,坐下慢慢说。”

男人坐下后,咳嗽得更厉害了,脸色憋得有点红。

安雨琪为他号了脉,看了舌苔,又仔细问了症状和之前的用药,眉头微微蹙起。

这咳嗽听起来很深,痰音重,但脉象虚浮,不像简单的风寒或风热,卫生所开的都是止咳糖浆和抗生素,显然不对症。

她下意识地看向陈小满。

陈小满放下书,走了过来,对那男人温和地说:“同志,手给我一下。”

男人有些疑惑,但还是伸出了手。

陈小满三指搭在他的腕上,片刻之后,又看了看他的指甲颜色和眼白。

“同志,您在什么厂子上班?平时接触粉尘或者化学气味吗?”陈小满问道。

男人愣了一下,点点头:“我在旁边新开的化纤厂做维修工,有时候是得进车间,里头味道是有点大……”

陈小满心中有数了,对安雨琪说:“此乃外邪侵肺,兼有燥毒伤阴。

厂区空气污浊,久吸伤肺,寻常止咳药只是压制,未能清解深伏之邪,反而导致邪气内郁,正气更虚。

需清肺解毒,润燥化痰,兼以扶正。”

他声音不大,却字字清晰。

安雨琪立刻明白过来,这是遇到了因工作环境导致的职业病性质的咳嗽,需要更精准的治疗思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