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07章 医馆(2 / 4)

历,陈小满接过,坐在老爷子曾经坐过的椅子上,仔细翻阅起来。

阳光照在他沉静的侧脸上,那份专注和沉稳,竟与安老爷子有几分神似。

小石头在一旁敬畏地看着,他知道这位不怎么常来的“小满哥”才是真正的神医,连雨琪姐都佩服得不得了。

安雨琪则开始检查药材的库存,在本子上记录需要补货的品类。

她动作轻柔而熟练,对每一味药都如同对待老朋友。

爷爷不在了,但她觉得,守着这间医馆,闻着这药香,就好像爷爷从未远离。

而身边有陈小满这样亦师亦友亦夫的依靠,更让她感到安心和有力。

检查完病历,陈小满提了几点细微的调整建议,都直切要害,让安雨琪豁然开朗。

两人又一起去后堂查看了正在晾晒的药材,讨论了下一步是否可以尝试制作一些方便街坊使用的药膏或药茶。

“爷爷以前总想做一些成药,但总是忙不过来。”安雨琪有些感慨地说。

“现在时机或许更成熟些。”陈小满微笑道,“我们可以慢慢尝试,先从简单的开始,比如针对小儿积食的山楂丸,或者针对跌打损伤的膏药。

效果好了,也能惠及更多人。”

离开医馆时,已是傍晚。夕阳给青砖灰瓦的南锣鼓巷镀上了一层温暖的金色。

安雨琪锁好门,轻轻抚摸着门板上熟悉的纹路,眼中虽有对祖父的思念,但更多的是坚定和希望。

“小满,我们会把医馆好好经营下去的,对吧?”她轻声问。

陈小满握住她的手,声音沉稳而有力:“当然,这是爷爷的心血,也是你的根,我会一直陪着你,让它越来越好。”

夫妻二人并肩走在回家的胡同里,身影被夕阳拉得很长。

陈氏中医馆的牌匾在身后静静矗立,虽然经历了失去主人的悲痛,但在新一代的守护下,它依然焕发着生机,继续履行着它悬壶济世的使命,成为南锣鼓巷一道温暖而恒久的风景。

而这份传承,也悄然连接着过去与未来,成为时代变迁中,一份不变的坚守。

日子如流水般平静而过,陈氏中医馆在安雨琪的悉心打理和陈小满的暗中指点下,依旧稳稳地伫立在南锣鼓巷的一角,像一位沉默而可靠的守护者。

街坊们有个头疼脑热、腰酸背痛,首先想到的还是这里,不仅因为药好,更因为这份几十年沉淀下来的信任。

这天下午,医馆里来了位熟客——前院的三大妈。

她捂着腮帮子,哎呦哎呦地哼唧着走了进来。

“雨琪啊,快给三大妈瞧瞧,这牙疼得我半宿没睡着,脸都肿了!”三大妈愁眉苦脸地坐下,说话都漏风。

安雨琪连忙让她坐下,仔细看了看她的脸颊和口腔:“三大妈,这是火牙,牙龈都红肿了。

最近是不是又吃炒瓜子吃多了?”

三大妈有点不好意思:“嗐,可不是嘛,看电视没忍住……”

安雨琪一边熟练地写着方子,一边温和地叮嘱:“给您开点清热泻火、消肿止痛的药。记得这几天一定别再吃上火的东西了,多喝点绿豆汤。

还有啊,三大妈,您这牙根不太好了,总疼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