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62章 结算三(2 / 3)

过,掀起了案上几张宣纸。

陈恪看着它们在空中飘舞,像极了那些在粮价风波中摇摇欲坠的生命。

&0t;海知县。

&0t;陈恪突然笑了,笑意未达眼底,&0t;你可知&039;病来如山倒,病去如抽丝&039;?&0t;

海瑞眉头紧锁:&0t;大人何意?&0t;

&0t;浙江官场如重病之人。

&0t;陈恪蘸了蘸墨,在纸上画了个圈,&0t;若下猛药,恐适得其反。

&0t;他抬头直视海瑞,&0t;有些事不上秤,没有四两重;一上秤,千斤都打不住。

&0t;

海瑞猛地站起,茶盏被袖口带翻,褐色的茶汤在案几上漫开,浸湿了那叠罪证。

&0t;大人是要姑息养奸?&0t;他的声音颤,&0t;那些饿死的百姓&0t;

&0t;本官比谁都清楚!

&0t;陈恪突然提高声调,惊飞了檐下麻雀。

他深吸一口气,强压怒火:&0t;正因如此,才不能让你把所有人都放在秤上!

&0t;

书房内霎时死寂,只有更漏的滴水声清晰可闻。

海瑞的胸膛剧烈起伏,官袍上的鸂鶒补子随之抖动。

良久,他重重跪地,额头抵在青砖上:&0t;下官告退。

&0t;

陈恪没有挽留。

他看着海瑞挺直的背影消失在晨光中,像一柄归鞘的剑。

&0t;大人&0t;赵诚欲言又止。

陈恪摆摆手,重新埋案牍。

朱笔在《防弊章程》上添了一条:&0t;粮价波动三成,须立即暂停交易,由户部专员核查。

&0t;

正午的阳光透过窗棂,将他的影子投在墙上,形销骨立。

——————

&0t;圣旨到——&0t;

尖锐的唱名声刺破午后闷热,陈恪手中的朱笔一顿,墨滴在奏折上晕开一片殷红。

他整衣跪迎时,膝盖在青砖上磕出轻响。

传旨太监展开明黄卷轴,尖细的嗓音在院中回荡:

&0t;奉天承运皇帝诏曰:翰林院学士兼钦差总理漕粮改银事务陈恪,忠勤体国,智勇双全。

前平定浙江粮价之乱,保黎民安康&0t;

陈恪额头抵地,青砖的凉意透过皮肤。

圣旨前半段的溢美之词像裹了蜜的刀子——越是褒奖,后面的转折就越锋利。

&0t;着陈恪一月后新政彻底落地,即刻回京叙职。

囤积居奇案,交由浙直总督胡宗宪审理。

钦此。

&0t;

&0t;臣领旨谢恩。

&0t;陈恪双手高举接过圣旨,动作稳如磐石。

太监意味深长地补充:&0t;皇上特意嘱咐,说陈大人劳苦功高,回京后另有重用。

&0t;说完便躬身退下,蟒袍的下摆扫过门槛,带起一阵带着龙涎香的风。

本小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!

陈恪独自站在檐下,圣旨在掌心沉甸甸的。

嘉靖这手玩得妙——案件交给胡宗宪