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67章 人各有志(3 / 3)

这位只知圣贤文章的书呆子,此刻才后知后觉地瞪大了眼睛,看看这个,又看看那个,终于忍不住。

陈谨怯生生地小声问道:“诸位…诸位兄台…你们…你们在说什么?什么严府?什么徐阁老?什么靖海伯?这…这与科考文章有何干系?圣人之道,不是教导我们‘君子务本,本立而道生’吗?这…这私下拜会,岂非有违圣人训导?”

他的声音不大,却在这诡异的寂静中格外清晰,充满了纯粹的不解和困惑,像一盆冷水,浇在众人心头。

让这场因利益与立场而起的激烈争吵,显得更加讽刺和悲哀。

曹大章看着陈谨那茫然无辜的脸,再看看其他人或愤怒或羞愧的表情,突然觉得无比荒谬和疲惫。

他猛地一拂袖,将面前的杯盘扫落在地,发出刺耳的碎裂声。

“道不同,不相为谋!”他声音冰冷,带着浓浓的失望和决绝,“我曹大章行事,自问光明磊落,为求一个前程,拜会当道,何错之有?总好过某些人,道貌岸然,表面公允,背地里却苟且行事,连自己想投靠谁都不敢明说!这顿饭,曹某吃不下去了!告辞!”

说罢,他看也不看众人,转身大步流星地摔门而去,只留下满地狼藉和一室死寂。

雅间内,只剩下烛火摇曳,以及温应禄沉重的喘息、殷梁二人难堪的沉默,还有陈谨那依旧茫然无措的眼神。

温应禄看着曹大章离去的方向,又看看沉默的殷梁二人,再看看懵懂的陈谨,最终颓然坐下,抓起酒壶,仰头猛灌了一大口。

辛辣的液体灼烧着喉咙,却浇不灭他心中的悲凉与愤怒。

这科场,这官场,比他想象的还要污浊不堪。

而那位靖海伯陈恪,他的铁面无私,此刻在温应禄心中,竟成了这浑浊世道中唯一可见的、却又遥不可及的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