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千零四十一章 归义军(2)(2 / 5)

,一切又迅速的恢复原样。

    粗粗算来,熙河诸州开始有制度、文明建设,也就这最近的十来年。

    像兰州、会州,更是在元丰五年后,才慢慢的安定下来,纳入大宋朝的统治。

    在王韶之后,熙河路又长期是李宪执掌大权。

    李宪这个人,终究是内臣,虽然带兵打仗是很厉害的。

    但,地方建设和治理的水平,就很一般了。

    其在任的时候,几乎没怎么把心思放在治理和建设上。

    所以多数蕃部,也一直保持着旧年的生活习惯。

    放牧的继续放牧,半牧半耕的继续半牧半耕。

    水利是什么?

    建设又是什么?

    压根没有人关心。

    直到赵卨接任,才开始重视这些事情。

    这位老吏,在任虽然不过两年多,但修复、新建了许多渠道。

    还大力推广了水车、牛耕等中原农业机械、技术。

    但也就仅限于此了。

    因为,在元祐元年后,确定要离任的赵卨,开始把精力集中到了他家的棉庄上。

    为了搞好棉庄,他几乎把大半个邛州赵氏的青壮,都喊到了会州、兰州。

    所以,到吕惠卿到任的时候。

    熙河路虽然已经有了很大的变化,但这种变化是建立在过去一无所有的基础上的。

    这就让吕惠卿很开心了。

    一张白纸!

    一块可以任由他发挥自己想象力和抱负的三千里之地!

    这实在是太棒了!

    关键,这里还没什么掣肘。

    无论是旧党,还是新党的势力,在这里都只有小猫三两只。

    唯一成气候的,也就是熙州州学中的横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