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千零四十一章 归义军(2)(1 / 5)

    古老的狄道上,一支庞大的队伍,缓缓而行。

    数不清的骑士,在前方开路。

    一面又一面旗牌,被领头的骑士高高举起,沿途所过,一切官绅百姓,远远的看到动静,就赶紧主动退让到道路的一侧,静静等待着这支庞大的队伍通过。

    “资政殿大学士!”

    “太中大夫!”

    “御赐紫金鱼袋!”

    “上护军!”

    “河内郡开国候!”

    “熙河兰会路经略安抚使!”

    “提举熙河兰会路农田水利使!管内劝农使!观察处置等使!”

    一块块旗牌,彰显着其主人的威权与圣眷,也宣示着其主人的来历与跟脚!

    所过之处,一切官商士农,唯有战战兢兢,躬身行礼:“白身(下官/末将),恭拜经略相公(大帅)!”

    吕惠卿,骑在马上,高昂着头,无视着道路两侧传来的恭维声。

    他本就骄傲!

    到了熙河后,更加骄傲。

    因为……

    他到任后发现——这熙河路的官场,对他而言,实在有些过于简单了。

    硬要打比方的话,他的到来,就类似于一个正奏名进士回乡办私塾。

    乡中一切,嘎嘎乱杀!

    没办法,谁叫这熙河路是大宋朝历史最年轻的路呢?

    在王韶开边前,此地已长期陷蕃。

    而且,因为吐蕃帝国比大唐崩的还早。

    这直接导致了,熙河诸州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一片混沌。

    诸部彼此攻杀,你方唱罢我登场,什么秩序?制度?建设?不存在的!

    直到唃厮啰出现,才终于给这片混沌的地区带来了一点秩序。

    但唃厮啰死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