与拥趸。
没办法!
这样的人物,天生就是领袖!
幸亏……
他有着一张会得罪人的大嘴巴!
于是,他有多少朋友,就会有多少敌人。
而且,他每到一处,都会结识很多朋友,然后得罪很多敌人。
一些时候,朋友也会被他变成敌人。
这就很棒了!
赵煦轻笑着,对苏轼柔声道:“学士可知道,朕想见学士很久了!”
苏轼顿时一副受宠若惊的样子,连忙拜道:“臣惭愧,微名竟蒙圣聪所知……实在是三生有幸,唯鞠躬尽瘁,以报天恩!”
赵煦听着,只是浅笑。
看着面前的苏轼,赵煦脑海中就忍不住的回闪过,他上上辈子的那些还能记得的,与苏轼相关的记忆。
这些记忆,基本都是经筵课之后的片段。
至于内容?
基本都是汉唐君主,如何杀大臣,以及大臣们若不遵守诏令,会有怎样的危害和后果?
苏轼的这些话,赵煦都记住了。
而且,一直记在心底。
只是,他从不和其他人说,也从不回应苏轼就是了。
因为,在那个时候,赵煦已经在看汉史了。
“我未壮,壮则有变!”于是放出此豪言的少帝,转瞬即逝。
“此跋扈将军也!”年少聪明的汉质帝,面对跋扈的外戚,只是发了句牢骚,就被人喂了毒饼。
前车之鉴,比比皆是。
赵煦只能蛰伏,也只能装聋作哑。
事实也证明,他的选择是对的。
因为苏轼根本不能保守秘密!
他经常把自己在经筵课后,和赵煦说的话,告诉别人,还得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