选址勘测时,发现紫禁城龙脉走势异常稳固,尤以坤宁宫后山一带灵气汇聚,疑有异象。派道士探查数月,终在一棵古槐根下挖出一块残碑,上面仅存八字:
**“以人为桥,南北同春。”**
碑背无名,唯有一枚模糊掌印,似血似火。
当夜,监正梦见一位白衣老者立于云端,对他说道:“莫惧龙脉,当敬山河。真正的国运,不在星斗,而在民心。”
醒来后,他将此事密奏皇帝,建议在宫中设“顺龙阁”,收藏《顺龙经》全文,并令太子yearly至归衡观祭拜。虽未明言,实则已将林远奉为“地脉先师”。
至于白芷,传说她在百岁那年某个雪晨悄然离世。遗体停放三日不僵,面容安详如睡。下葬时,棺木入土瞬间,坟周竟开出一片早春桃花,香气十里可闻。守墓孩童说,当晚看见一道白影与一道金影携手升空,融入北斗第七星。
自此,北方民间多了一则童谣:
>“金龙眠,银龙醒,
>夫子化风过千岭。
>若问大道何处寻?
>村头学堂读书声。”
而真正的《顺龙经》全本,据说并未失传。它被分成三部分,分别藏于庐山草庐夹壁、归衡观地宫、以及江南某座书院密室。唯有心怀苍生、不图权势之人,才能依次寻得线索,最终拼合完整。
至今仍有人追寻这部奇书。他们翻阅古籍,走访山村,倾听老人口述往事。有人笑其痴,也有人默默追随。
因为在那些零散的故事里,藏着一个不变的信念:
这个世界,真的曾经有过一个人,愿意用自己的生命,去倾听大地的哭泣,并为之奔走一生。
而只要还有人相信这一点,林远就从未真正离去。
他活在每一次春风吹绿原野的时候,
活在每一滴雨水滋润干土的瞬间,
活在每一个孩子仰望星空、追问天地意义的眼神里。
或许某一天,当你站在高山之巅,听见风穿过松林的声音,隐隐像是谁在低语??
不要害怕。
那是他在告诉你:
**“山河无恙,人间值得。”**