>
“一万块?!”王二忍不住提高了声音,脸上满是震惊,“海哥,您想想,咱们村里人均年收入也就百十来块,一万块那可是天文数字啊!当时这事儿传遍了整个青峰村,还有周边的几个村子,大家都惊呆了,都说江奔宇运气好,救了个有钱的主儿。”
林海的手指紧紧攥着,指节都泛了白。一万块,这个数字让他心头一震,他离开村子三年,辛辛苦苦打拼,也没攒下这么多钱,一个知青竟然凭着救了个人就得到了这么多钱,这让他心里很不是滋味。
“他拿了这一万块,也没自己存着。”刘三接着说,“咱们村那条通往镇上的路,您也知道,以前就是条泥路,下雨的时候泥泞不堪,走路都难,更别说运东西了。村里的农产品,像花生、油菜、药材这些,要想运到镇上去卖,得费老大的劲,还经常打翻。江奔宇就拿出了大部分的感谢费,提议修路。”
“他召集村里的人,说愿意出力的都有工钱,管饭。一开始还有人怀疑,觉得他是不是一时兴起,可没想到他真的拿出了钱,还带头干活。每天天不亮,他就带着工具去修路,搬石头、填泥土,比谁都卖力。村里的人见他这么实在,也都愿意跟着干,就连以前不爱干活的懒汉,都主动加入了修路的队伍。”
“路修了三个多月,终于修好了,现在那条路又宽又平,全是用碎石和泥土夯实的,下雨也不泥泞了。”王二说道,“现在咱们村运药材、运粮食去镇上,方便多了,再也不用怕打翻了。而且周边几个村子的人,也都走咱们村的这条路,都说江奔宇做了件大好事。”
“后来,他又提议建榨油坊。”刘三的语气里带着几分敬佩,“咱们村盛产花生和油菜,以前村民们收了花生油菜,都要拉到十几里外的镇上去榨油,又麻烦又贵,有时候还要排队等好几天。江奔宇就说,不如在村里建个榨油坊,方便大家,还能对外营业,赚点钱给村民分红。”
“他提议让村民入股,一股一块钱,多投多分红。可当时大家都不敢投,觉得这事儿不靠谱,怕钱打了水漂。”王二叹了口气,“咱们林氏家族的人,大多都不愿意入股,觉得江奔宇一个知青,办不成什么大事。只有村上的覃氏和何氏,觉得江奔宇之前做了那么多实事,靠谱,就投了不少钱,李氏也有一部分人犹豫着投了点,咱们林氏也就几个人象征性地投了一块钱。”
“入股的钱不够,江奔宇也没气馁。”刘三接着说,“他就去联系了周边几个村子的人,把榨油坊的部分分红权卖给了他们,这样才凑够了买机器和建厂房的钱。那榨油坊的机器,都是他从外地买回来的,崭新的,榨油又快又好。”
“没想到,榨油坊建起来之后,生意特别好!”王二的语气里满是懊悔,“不光咱们村的人来榨油,周边几个村子的人也都来这儿,有时候还要排队。而且江奔宇还收购村里的花生油菜,给的价钱比镇上高,村民们都愿意卖给她。”
“更让人没想到的是,上面的领导还表彰了他!”刘三说道,“说他带动了村里和周边的经济发展,解决了村民的就业问题,是知青扎根农村、带动群众致富的榜样。镇上的领导还亲自来咱们村,给江奔宇发了奖状和奖品呢。”
“现在,蛤蟆湾的榨油坊每个月都给入股的村民分红!”王二说道,“分红多少不一定,有时候多有时候少,但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