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50章 蛤蟆湾晨事:榨油坊迎检记(4 / 5)

且这榨油坊能办得这么好,也不是我一个人的功劳,全靠大家支持——工人每天起早贪黑地干活,村民积极买股,刘文瑞书记和李村长也帮了不少忙,更重要的是县里,镇里的领导们支持副业经济的发展,没有大家,就没有这个榨油坊。”

领导点了点头,又走到榨油机旁边,跟正在干活的工人聊了起来。“师傅,你在这里干活,一个月能拿多少工钱啊?”领导问道。

那个工人是别村里的老周,平时话不多,这会儿见领导问他,有点紧张,手里的活都停了。刘文瑞赶紧在旁边说:“老周,别紧张,领导就是问问情况。”

老周这才定了定神,搓了搓手,笑着说:“回领导的话,我一个月能拿二十块工钱,还管两顿饭。比我种地强多了——种地一年也就赚一百多块,在这里干活,半年就能赚一百多。而且我还买了十股,每个月还能分四五块分红,加起来一个月能有二十五块左右,够养活全家了!”

“好,好!”领导听了,笑得更开心了,“这样一来,村民既有工钱拿,又有分红得,日子肯定能越过越好。”他又看了看墙上的标语,“‘分红的多少,都由你们的态度决定’,这句话说得好啊!你愿意多买股,愿意好好干活,就能多拿钱,这就是调动大家的积极性嘛!”

刘文瑞赶紧附和:“是啊领导,自从搞了这个分红模式,村民的积极性高多了。以前干活都是磨磨蹭蹭的,现在不管是工人还是买股的村民,都盼着榨油坊能多赚钱——工人想多拿工钱,村民想多分红,大家都往一处使劲,这榨油坊能不红火吗?您看,这才半年时间,咱们的油就卖到了邻村,还有县城的供销社来跟我们订油呢!”

领导点了点头,又跟江奔宇聊了几句,问了问榨油坊未来的打算。江奔宇说,下一步想扩大规模,再多买一台机器,再多收点菜籽,不仅能满足本地需求,还能卖到更远的地方去。到时候再增加些股数,让更多村民能买到股,能分到更多钱。

领导听了,很是赞同:“你的想法很好,很有远见。蛤蟆湾的榨油坊,是个好典型,值得推广。回去之后,我会把你们的经验整理一下,让其他村也学学——咱们搞农村经济,就是要多些像你这样有想法、有担当的年轻人,多些这样能让村民实实在在受益的好项目。”

说完,领导又在榨油坊里转了转,看了看仓库里的菜籽,尝了尝刚榨出来的菜籽油,连连称赞油的品质好。临走的时候,他还跟江奔宇握了握手:“江奔宇同志,好好干,我看好你!”

江奔宇赶紧点头:“谢谢领导,我一定好好干,不辜负您的期望!”

刘文瑞和李志村长等人一路把领导送到村头,直到领导的身影消失在晨雾里,才松了口气。刘文瑞擦了擦额头上的汗,笑着对江奔宇说:“奔宇啊,今天多亏了你,领导很满意!这下咱们蛤蟆湾的榨油坊,算是出大名了!”

江奔宇笑了笑,没说话,只是看向榨油坊的方向。晨光已经穿透了晨雾,照在榨油坊的屋顶上,金灿灿的。机器还在嗡嗡地转着,油香飘得很远,飘遍了整个蛤蟆湾。何虎凑过来,拍了拍江奔宇的肩膀:“老大,你太厉害了!领导都夸你了!”

江奔宇看着何虎,又看了看周围的村民——不少村民都围在远处,好奇地看着这边,脸上满是兴奋。他笑了笑,语气很平静: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