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p; “这里的情况与牧区不同,治理方式也应有所区别。”朱远航在前往的路上对张文斌说,“城市化进程中,民族地区的社会治理面临新挑战,我们要找到适应本地实际的路径。”
抵达固玛镇后,他们首先走访了当地的一个社区服务中心。这个中心是近年来新建的基层治理平台,集政务服务、矛盾调解、文化活动于一体,在群众中口碑不错。
“我们这里的社区干部基本都是年轻人,懂双语、会操作电脑,和群众沟通顺畅。”社区书记艾买提江热情介绍道,“现在办事效率高了,群众满意度也提升了。”
朱远航认真听取介绍,并走进办事大厅查看流程设置。他注意到窗口前排着队的群众大多面带笑容,工作人员态度热情、服务周到。
“看来你们确实在用心做事。”他对艾买提江说,“但也要注意,随着城镇化加快,流动人口增多,管理难度也会加大。你们有没有考虑过如何应对这一趋势?”
艾买提江点头:“我们正在尝试建立‘网格化+信息化’管理模式,把每个片区划分为若干网格,由专人负责日常巡查和服务,同时通过微信群等方式加强与居民的联系。”
“这个思路很好。”朱远航表示肯定,“关键是落实到位,不能流于形式。另外,还要注重发挥群众自治的作用,比如设立楼栋长、单元长,让居民参与进来。”
当天下午,调研组还走访了几户维吾尔族家庭,了解他们的生活状况和对基层治理的看法。
“以前办事要跑好几趟政府,现在一次就解决了。”一位名叫热依娜的家庭主妇笑着说,“而且社区经常组织文艺活动,邻里关系也更融洽了。”
朱远航听后欣慰地说:“这就是治理现代化的意义所在??不仅要解决问题,更要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和归属感。”
调研期间,他还专门抽出时间与当地的青年干部座谈。这些年轻人来自各行各业,有教师、医生、公务员,也有返乡创业的大学生。
“我们在推进改革过程中,常常感到力量有限。”一名年轻干部坦言,“希望上级能给予更多政策支持,同时也希望多一些像您这样的专家来指导。”
朱远航认真听完大家的发言后说道:“基层治理是一项系统工程,需要制度保障,也需要人才支撑。我建议你们可以探索‘结对帮扶’机制,与内地先进地区建立长期合作关系,互相学习、共同进步。”
座谈会气氛热烈,不少年轻干部表示深受启发,纷纷向朱远航请教具体做法。
夜幕降临,调研组成员围坐在宾馆会议室里,整理当天的资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