唐明军做梦都想不到,他苦心多年经营的商业帝国,只是为他人做嫁衣,那些人能够用好处买通他,同样可以买通他身边的人,而且早有准备,唐明军出事,立刻有人取而代之。
会议室里的这些董事,以前仗着唐明军都是嚣张跋扈目中无人,这个时候吓得脸色惨白,虽然都不甘心,但是看到地上的尸体,还有被打得不成样子的两个人都怂了。
不可否认,对方的手段确实高明,而且够狠。
几个人看着合同心都在滴血,按照合同的内容等于是以极......
朱远航的改革之风,不仅吹进了基层治理的角落,也悄然改变着整个社会对技术与权力关系的认知。然而,正当他推动“AI下沉计划”全面铺开之际,一场意想不到的政治风暴却在暗流涌动。
这一次,风波的源头,并非来自技术本身,而是围绕着他本人的一则“内部通报”。
事情起于一次例行的干部考察汇报会上。某省纪委向中央提交了一份关于青岭县智慧治理项目的专项报告,其中提到朱远航在推进试点过程中存在“过度集权”“项目审批流程不规范”等问题。虽然报告中没有直接指出其有贪腐或渎职行为,但措辞严厉,字里行间透露出对其个人作风的高度警惕。
这份报告被部分媒体截获后,在网络上迅速发酵。一时间,“朱远航专断独行”“AI治县背后的利益链条”等标题充斥各大平台,甚至有人翻出他早年任职期间的一些旧账,试图将他塑造成一个“打着改革旗号搞政绩工程”的典型人物。
朱远航得知此事后,没有立即回应,而是第一时间召集县委班子召开紧急会议。
“我们要做的第一件事,不是反驳,而是自查。”他在会上语气坚定地说,“如果真有问题,我愿意承担全部责任。”
这番话让原本有些慌乱的班子成员稍稍安心。随后几天,朱远航亲自带队,组织纪检、审计、财政等部门对过去三年来所有智慧治理相关项目进行全面梳理,逐项核查资金流向、审批流程、合同签订等内容。
调查结果显示,绝大多数项目均符合规定程序,个别存在手续滞后的问题,已由相关部门补正。而所谓“利益链条”,更是毫无根据。事实上,青岭县的智慧治理系统,大部分采用的是国家专项资金支持下的开源技术平台,并未引入商业资本介入。
尽管如此,朱远航还是主动向省委提交了整改报告,并提出三点建议:一是建立“智慧治理项目透明公示制度”,所有涉及公共利益的AI