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174章 愤怒(2 / 5)

了一下,“资金方面恐怕是个难题。目前县财政已经投入了不少,再追加的话,压力不小。”

    朱武笑了笑:“这个问题我已经考虑过了。我们可以尝试引入社会资本,走‘政府引导+市场运作’的模式。另外,我还联系了几家省里的扶贫基金公司,看看能不能争取到一部分定向投资。”

    李晓明眼中闪过一丝惊喜:“太好了!如果有社会资本介入,我们就能更快推动项目落地。”

    朱武拍了拍他的肩膀:“你辛苦了,这段时间大家都很拼。但我相信,只要我们坚持下去,一定能打开局面。”

    送走李晓明后,朱武回到办公室,拿起电话拨通了省里一位老领导的号码。

    “老陈啊,我是朱武。最近好吗?”

    电话那头传来爽朗的笑声:“小朱啊,听说你在青阳县搞得风生水起啊,连省委领导都在会上提到了你们的经验做法。”

    朱武谦虚地笑了笑:“哪有什么风生水起,就是瞎忙活。这次打电话是想请教一下,关于咱们县里几个重点项目的融资问题,您看有没有什么好的渠道可以推荐?”

    老领导沉吟片刻:“你那边的情况我知道一些,确实不容易。这样吧,我这边认识一家央企背景的投资公司,他们正在寻找乡村振兴领域的合作项目。我可以帮你牵个线,至于能不能谈成,还得靠你自己。”

    朱武感激地说:“那就太感谢您了,我一定好好准备材料,争取把项目谈下来。”

    挂断电话后,朱武的心情轻松了许多。他知道,在体制内,人脉和资源往往决定了很多事情的成败。但他更清楚,光靠关系是远远不够的,关键还是要靠实实在在的成绩说话。

    第二天一早,他召集县委班子成员召开紧急会议,重点研究如何整合资源、加快项目建设进度。

    会上,大家围绕“基础设施建设优先”的思路展开了热烈讨论。有人提出,可以先从最急需的公路改造入手,打通几个偏远乡镇之间的连接通道;也有人建议,优先解决饮水安全和电网升级问题,提升群众的基本生活保障。

    朱武认真听取了每个人的发言,最后做出决定:“我同意先从公路改造切入。交通是经济发展的命脉,只有路通了,人才能进得来,产品才能出得去。具体方案由交通局牵头制定,财政局配合资金筹措,发改局负责对接上级项目申报。”

    会议一直持续到中午,午饭时间,朱武简单吃了点东西,便又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。下午,他亲自带队前往黄岭村,实地考察道路状况,并与村民代表座谈,了解他们的实际需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