稀奇的是,他倒不急着要,让我慢慢做。”
云娘从银匮取出银锭子:“您瞧,直接给了五十两的官银,算下来多给了十多两银子呢,我多嘴问了一句,那位爷只笑着说‘不差这点银子’……”
陆昭若眉头微挑,这般阔气的主顾,按理该去城里的绸缎庄才是,怎会来她这小铺子?
不过眼下她也没多想,记下母亲、父亲和兄长的尺寸,将那多出的银两收好便离开了。
陈掌柜和云娘都是她信得过的,上一世这两个人一直跟着她。
她望着门楣上“沈记”的烫金招牌,不由得苦笑。
这两间铺子虽在她手里起死回生,可终究是沈家的产业,当年沈家败落时,变卖家产只余下这两间铺面,靠着那点微薄租金,沈家上下勉强糊口。
按大属律法的规矩,妇人不得自立户名经商,沈青书虽设了两位掌柜做幌子,经营也在她手里,可是一切账目他都要过目。
等她离开沈家,这两间铺子要归沈家所有。
更何况户主是沈青书,她也不能私下将铺面转让。
所以,她还得另想办法,她走,这两间铺面也得跟着自己走!
至于为何能经营起两间铺面……
沈容之离家三月后,她机缘巧合下救了绸缎庄东家顾羡一命。
这位出身在属城织造世家的举人老爷,为报救命之恩,竟破例允她一个妇道人家直接去彩帛行、织坊采买,还立下了“长年供料契”。
记得第一批货就是从顾羡的绸缎庄拿的,那日,他亲自带着伙计送来上好的云纹绉,见她面露难色,竟温声道:“陆娘子不必急着结账,待货销了再付不迟。”
这般厚待,陆昭若一直把她当恩人。
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第一卷第9章小爷我连《孙子兵法》都翻烂了!(第2/2页)
那个时候,冬柔还在身旁,笑着说:“大娘子,您说这顾郎君是不是存了别的心思?明明您不过是恰巧路过,替他捡了药丸,虽说救命之恩不假,可他也未免太过殷勤了些……”
陆昭若那天上山捡柴,突然一名锦衣公子倒在路上,那人眉目如画却面色惨白,修长的手指死死揪着胸前衣料,另一只手颤抖着伸向不远处滚落的药丸,怎么都够不着。
她连忙拾起那枚药丸扶起他喂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