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p; 李彻本人并非儒家思想的拥趸,不相信‘半步论语治天下’的鬼话。
但也他深知,《论语》对于这个时代的读书人而言,乃是启蒙必读的书籍,是基础中的基础。
就如同后世学生必须熟记乘法口诀表一样,背不下来还算什么学生?
此法简单直接,能有效筛掉大部分滥竽充数之徒,留下真正的读书人。
当然,也可能真有读书人背不下来《论语》,但这也不算误伤。
若连《论语》都无法流畅背诵,那说明此人根本未曾认真读过书,连最基本的学习态度都没有。
这等人物,还想来科举碰运气谋求官身,当朕的朝堂是垃圾场不成?
张氾眼睛一亮,连忙记下:“臣遵旨,此法大善!”
这时,诸葛哲又开口道问道:“陛下,如今学子们已从四方陆续赶来,不知这会试之期定在何时?总需给天下一个明确章程,以便学子们安心备考。”
李彻早有计较:“从最偏远的行省赶到帝都,即便路途顺利,至少也需两月之久。”
“朕不能让边境学子白跑一趟,这样,以三个月为限,给天下学子充足的赶路时间。”
“三个月后,准时在帝都举行恩科会试!”
“陛下圣明。”诸葛哲点头,随即又问,“此乃新朝第一次科举,即便陛下胸有丘壑,对科举制已有完整构想,但我等皆不知具体该考校哪些内容,若无细则,恐难执行。”
李彻闻言,脸上露出带着恶趣味的笑容:“无妨!此次会试的所有题目,由朕亲自来出!”
他心中早已跃跃欲试。
也是时候,让这些古人亲身感受一下,后世‘应试教育’体系下,学生们被各种刁钻题型所支配的恐惧了!
他要出的绝非死记硬背的章句,而是真正能考察实务见解的策论。
还有一些基础常识,这批学子大概率要发往各地基层,五谷不分可不成。
当然,考题也不可能太刁钻,更不可能脱离古人的知识体系,总不能考古代人三角函数吧......
就在此时,一直沉默的霍端孝开口了:“陛下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