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;“此等体恤臣工之策闻所未闻,学子们见到陛下求贤若渴的诚心,自然如同百川归海。”
李彻听了,心下有些哭笑不得。
这所谓的‘单休’和年假,放在自己前世都得被打工人们吐槽是‘福报’,老板私下里都不知道被问候父母多少遍了。
没想到在这古代,竟然成了福利。
当然,这还得归功于勤勉到近乎自虐的庆帝。
毕竟不是每个朝代的官员都如此劳累,比现代工作时间短的朝代也不是没有。
庆帝他老人家自己卷就算了,带着满朝文武一起卷,愣是把官员的休沐假期,压缩到了几乎没有的程度。
对比之下,自己这点人性化管理,反倒成了金字招牌。
李彻收敛心思,正色道:“既然学子们信任朕,跋山涉水而来,朕也绝不能亏待了他们。”
“礼部当全力保障入京学子们的衣食住行,各沿途城池、驿站须给予妥善接待,提供食宿便利,绝不能让学子们饿着肚子来参加科举。”
礼部尚书张氾闻言,脸上却露出无奈之色,出列奏道:“陛下圣心烛照,体恤士子,臣等感佩。”
“只是礼部已然竭尽全力,协调各驿站免费提供餐食住宿,还会派人护送学子过危险路段。”
“奈何驿站房间、储备粮草、经费及人手皆有限,如今学子数量远超驿站承载能力,实在是供不应求,捉襟见肘。”
“加之《求贤诏》发布后,难免有些滥竽充数,意图混吃混喝之人,冒充入京学子。”
“驿吏难以一一分辨真伪,导致资源更加紧张,真正有才学的学子反而可能得不到妥善安置。”
李彻闻言,沉吟片刻,开口道:“既然资源有限,又鱼龙混杂,那便设下一道门槛,将那些浑水摸鱼之辈筛选出去,将有限的资源留给真正的人才。”
张氾面露疑惑:“陛下的意思是?”
李彻干脆地说道:“很简单,传令各驿站,凡欲享受免费食宿待遇者,需当场背诵《论语》,由同期入住的其他学子共同监督。”
“凡背诵时磕磕绊绊、迟疑不定,乃至根本背不出来的,一律视为假冒,立刻驱离驿站,不予接待!”
&nb