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; “这…学生等…”阮瑀一时语塞。
“纸上得来终觉浅。”
荀彧语气依旧平淡,并无太多的失望,原先他自己就是如同这些太学生一样,也是因为亲身体会后才逐渐适应了真正的治理一方。
他沉言:“并州吏治,首重实务,法令章程,皆需落到实处,并州吏,需解百姓之惑,需授耕种之法,需体察疾苦,需亲力亲为。
此间学问,不在经卷之中,而在田垄之间,在工坊之内,在百姓心头。”
他顿了顿,看着眼前这群脸上还带着书卷气和些许茫然的年轻人。
“本官观诸位心志可嘉,然才干未知,心性未明,并州用人,不重虚名,唯重实效,故,本官之意,诸位需先经两月见习考校。”
“考校过后,尔等才有入并州为官的资格。”
“见习考校?”学子们面面相觑。
“不错。”
荀彧伸手引向陈纪。
“陈郡丞会安排诸位,轮流至各曹司见习,户曹核田册,仓曹点粮秣,工曹观匠造,田曹下田亩,集曹巡市集,医曹访疾苦,法曹理诉讼。
每日需有见习日志,详录所见,所为,所思,所想。
每旬由各曹掾史及陈郡丞考评,两月期满,综合考评合格者,方可量才授职,正式入府为吏。
不合格者…或留待观察,或赠予盘缠,礼送回乡。”
荀彧的话清晰明了,这不是延请名士的礼遇,而是筛选实用人才的严苛程序。
去留与否,全看这两月能否放下身段,融入并州这套体系。
一股无形的压力瞬间笼罩了偏厅。
有学子面露不忿,觉得被轻视,有人则跃跃欲试,视为挑战,阮瑀深吸一口气,眼神反而更加坚定,他深深一揖。
“学生等,谨遵郡守安排!定当潜心学习,不负所望!”
“如此甚好。”
听完最后一句话,荀彧的脸上这才露出一抹微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