摆下团圆宴,同皇后、太子和宫妃共享家宴。
文人雅士在中秋节吟咏唱和的诗词更是不计其数,最出名的当数苏东坡的《水调歌头》,这也是吴铭背得最滚瓜烂熟的一篇东坡词,他甚至能唱出来。
可惜此时的大苏尚未写出这千古名篇,想要在他面前套“瓦说书、幼开蒙”的公式,还得再等个几十年。
老规矩,每逢佳节,总得推两样节日限定美食。
这是谢清欢最喜闻乐见的环节,闭店打烊后,见师父突然把糯米倒进水里泡上,忙凑上来问:“师父,泡糯米作甚?”
“明日教你点新东西。”
“只教我?”
“你和何厨娘都可以学。”
“哦……”
“早点歇息吧。”
吴铭嘱咐两句,自回家中睡觉不提。
翌日。
今天是宋代的八月十四日,也是现代的9月13日,星期六。
又一个周末,早上七点半,吴振华拖着儿子儿媳风风火火杀到,见着孙儿的第一句话便是:“快到中秋了哇!”
听老爸说,老爷子在家闲极无聊,将一千年前的时日一一对应地标注在了挂历上,每天早上起来都会看一眼。
对面哪一天过节,他了若指掌。
“中秋节你弄不弄点月饼儿喃!”
吴铭笑道:“宋人中秋不吃月饼。”
东京城里倒是有卖月饼的店家,但和现在的月饼不同,宋代的月饼是一种蒸制的面食,且不是圆形的,而是月牙状的,随时都能买到,和节日无关。
吴振华疑惑:“那他们中秋吃啥子喃?”
“只是不吃月饼,宋代的节日食俗和今天差不多。”
中秋有两样应季的食物备受士大夫和富人喜爱,一是桂花酒,二是螃蟹。
相传某个中秋之夜,玉帝曾率众仙前往月宫作客,月宫清冷无所有,唯有桂树一株,嫦娥便以桂花酿酒招待宾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