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27 自助餐(3 / 7)

搞,以后自助餐也要成咱们的传统文化了!”

    顿了顿,又说:“那你不得多买些餐具器皿啥的?饮料怎么弄?你又不能把机器带过去……”

    “餐具得买,饮料机用不着,只有一种饮品,拿一口锅装就行。”

    “是什么,王老吉?”

    “怎么可能?王老吉成本多高,不划算。弄一锅冰鲜柠檬水,我等会儿再做个小吃,足够了。”

    来吴记用饭的食客,人均消费在五十文左右,那群书生也不全是富家子弟,因此自助餐的价格不宜定得太高。

    吴铭认为七十文比较合适。

    这个价位,他又不打算上预制菜,肯定得考虑成本,毕竟,无论在哪个时代,学生都是饭量最大的群体之一。

    至于菜品种类,吴记川饭规模尚小,不宜做太多菜,一来备料不便,二来店堂里也放不下。等以后做大做强了,再搞大型自助餐也不迟。

    父子俩归来不久,李二郎也坐着太平车将桌椅拉到了店门口。

    一手交钱一手交货。

    桌椅的品质不差,价钱自然不低,四套花了足足十贯。

    倒是无妨,等乔家升级成雅间,终归要添置。

    李二郎和锦儿将桌椅搬进乔家,吴铭则回到厨房,马不停蹄地备菜备料。

    今天的活计非常多,老爷子和老妈又不在,必须抓紧时间。

    菜品昨天便已定下,大多是之前做过的菜,但有些是考生没吃过的,诸如酸菜鱼、盐水毛豆之类。

    唯有一样新菜,准确地说,是新的小吃。

    甭管是什么,但听得一个“新”字,谢清欢便嗖地凑至近前,见师父取出红糖和大米粉,好奇询问:“师父,这是在做什么菜?”

    “红糖凉虾。”

    红糖凉虾是流行于湖北、四川及云贵地区的消暑甜品,由米浆和红糖水制成,因形似小虾而得名。

    吴铭小时候没少吃这玩意儿,尤其是盛夏时节,放学后在街边摊花个五毛钱嗦一碗凉丝丝、甜滋滋的红糖凉虾,不要太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