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05章 学术包装的降维打击(1 / 3)

第105章:学术包装的降维打击(第12页)

第105章:学术包装的降维打击

手机震动的瞬间,陆砚之正站在街口,风把袖口的墨渍吹得微微毛。

他低头看屏,小唐的消息刚跳出来:“孙导办公室打给韩国评委,背景音说‘不能让他代表出席戛纳’。”

他没皱眉,也没骂人,反而笑了下。

这笑不是高兴,是猎手看见猎物终于踩进陷阱边缘的那种冷静。

他转身就走,重新推开咖啡馆的门,服务员连头都没抬——这位爷前脚刚走,后脚又回来了,跟闹钟一样准,就是节奏没人猜得懂。

坐下第一件事,开笔记本。

u盘插上,文件夹展开:录音原始包、声纹鉴定报告、媒体通稿反馈、社交平台热评抓取数据、孙导演过往合作女演员名单及后续动向统计表……整整十七个子目录,像不像论文附录?不,比附录还严谨。

他新建文档,敲标题:《当代影视创作中资本胁迫与女性主体性的冲突研究——以顾晚舟事件为案例》。

字体、字号、行距全按学术规范来,参考文献列了八条,从《中国影视产业白皮书》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关于文化生产者权益的声明,一条不落。

最后还加了个“伦理声明”

:本文所用数据均来自公开渠道或经合法授权获取,不涉及隐私侵犯。

“你这是写论文还是搞舆论核打击?”

小唐语音留言里带着哭腔,“我刚把你的资料包转给舆情组,他们说感觉在审职称材料。”

陆砚之没回话,只把文档打包,邮件给陈墨,正文就一句:“老陈,帮我投两论坛,别署我名。”

电话立马来了。

“你疯了吧?”

陈墨声音炸出来,“这格式搞得比我当年申国家社科基金还正规!

你是想拿传播学大奖还是准备评院士?”

“我要的是它被当真。”

陆砚之转着钢笔,“现在全网吵的是‘顾晚舟拒演堕胎剧’,可这事儿的重点根本不是她演不演,而是为什么总有人逼女演员通过生育创伤立人设?为什么一提现实题材,就得往里扎刀子?”

陈墨沉默两秒:“所以你想把八卦变议题?”

“对。”

陆砚之点头,“他们想靠国际人脉洗白,那我们就让这个‘黑料’变成学术圈讨论的经典案例。

等明年电影节论坛上有人提起‘亚洲影视中的性别权力结构’,第一个想到的就是这件事——谁还敢说她是炒作?”

又顿了顿:“你的时候,强调一句:这不是明星公关,是系统性压迫的显影。”

陈墨叹了口气:“行吧,但我得确认一件事——数据都经得起扒?”

“每一个字,都有源可查。”

“那你赢了。”

挂了电话,陆砚之立刻在内部群下令:“等陈墨文十分钟,五位文化博主同步解读,关键词打‘艺术自由≠服从审查’‘女性角色不该只有痛’‘资本绑架创作’。”

他还特意a小唐:“别整那些‘深度长文’,要短、狠、直击痛点。

比如——‘你以为她在挑剧本?她在拆制度地雷。

’”

小唐秒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