马寻给自己揽了个大活,看似是槽点满满。
只是他也明白有些事情真的没办法拒绝,甚至就是为他量身定制。
外甥们就藩,这几个小子估计心里是激动且忐忑,毕竟是真正第一次出远门,而且还是‘自立门户’...
朱元璋缓缓摊开舆图,手指顺着黄河走势一路北推,停在了河套以南的榆林堡。他眯着眼,像是在估算风沙刮过城墙的速度,又像是在听远处马蹄踏破晨雾的回响。“榆林这地方,三面环沙,唯南接延绥。若在此筑城屯兵,可为宁夏、太原两藩声援。”他说得轻描淡写,可话音未落,殿内众人已觉寒气扑面。
汤和凑上前,眯眼瞧了半晌,忽而咧嘴一笑:“上位说得是。榆林若固,则鞑子不敢越长城一步。只是??”他顿了顿,挠了挠花白鬓角,“那儿风沙大得能活埋人,冬日滴水成冰,寻常士卒待上半年就得换一批。咱们的王爷们……真能熬得住?”
“熬不住也得熬!”马秀英猛地拍案而起,凤冠微颤,目光如刀扫过全场,“老子的儿子,生来就不是享福的命!你汤和当年跟着重四从濠州杀出来的时候,哪一仗不是拿命拼的?如今轮到他们,反倒怕苦怕累?荒唐!”
常遇春低笑一声,抚须道:“皇后娘娘说得对。我儿茂虽年少,却也愿随殿下出镇北平。那边虽苦,可正是男儿建功立业之地。”说罢转向赖振雄,“国公以为如何?”
赖振雄捻着胡须,眼神深远:“北平乃京畿门户,老四去守,倒也算合适。但我更忧的是开平??那地儿深入漠南,孤悬在外,补给艰难。一旦战起,援军十日难至。若非胆识过人、能断善决者,绝不可轻授。”
马寻一直沉默听着,此时终于开口:“开平之事,我思之久矣。雄英年岁尚幼,然天资聪颖,且自小随我习骑射兵法,通晓边情。不如让他先往开平历练,设‘行都司’统辖诸卫,朝廷每年遣使巡阅,既不违祖制,又能试其才具。”
此言一出,满殿皆惊。
朱元璋眉头一皱:“你是说,让皇长孙提前出镇边陲?这……不合礼法。”
“礼法?”马秀英冷笑,“咱家哪一桩事是从礼法里走出来的?当年你穿草鞋扛锄头时,有人跟你讲礼法吗?如今社稷初定,北虏未灭,还拘着孩子在宫里背《孝经》?我看你是越老越糊涂了!”
朱标急忙劝道:“母后息怒,父皇亦非不愿历练弟妹,只是雄英毕竟未冠,骤然委以重任,恐有闪失。”
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