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97章 罗马尼亚宣战(2 / 5)

>相较于战争爆发前,西班牙比塞塔的价值是没有任何贬值的。甚至还因为欧洲各国倾向用比塞塔来衡量价值的原因,让比塞塔在欧洲范围内有了一定幅度的增值。

原本的比塞塔和法郎是同等价值的。但随着法郎的贬值,目前法郎与比塞塔的汇率已经变成了1.24:1,与英镑的汇率更是变成了31:1,贬值幅度高达24%,已经是相当夸张的了。

还有更夸张的。

原本德国马克与比塞塔的汇率是0.8:1,马克相较于比塞塔来说更加值钱。在战争爆发后,虽然只过去了一年的时间,但马克的价值却不断的降低。

目前德国马克和西班牙比塞塔的汇率已经来到了1.1:1,与英镑的汇率也降低到了27.5:1,贬值幅度达到了更加夸张的37.5%。

光从法郎和马克的贬值幅度也能看出战争对德法两个国家的危害了。

其实非要说的话,俄国卢布的贬值也是相当严重的,甚至比法郎和马克的贬值还要严重。

不过好消息是,俄国政府内部对货币的监管并没有那么有力,再加上幅员辽阔的原因,根本无法统计出比较确切的卢布贬值幅度。

这也导致关于俄国卢布贬值幅度的讨论众说纷纭。有的欧洲报社认为俄国卢布的贬值幅度已经超过了50%,也有人认为俄国卢布的贬值幅度应当和德国相差不大,都在四成以内。

虽然并不清楚卢布的贬值幅度,但可以确定的是,俄国此时的经济状况绝对是德法俄三大列强中最糟糕的,而且已经到了快要破产的地步。

如果不是法国的资金救济外加西班牙的物资援助,恐怕俄国这个看起来庞然大物的国家,早就在战争中彻底崩溃了。

作为俄国的首相,彼得·阿尔卡季耶维奇·斯托雷平对俄国国内糟糕的经济状况也是深有了解的。

为了以防万一,在请示尼古拉二世的情况下,斯托雷平在俄国国内实行了战时经济,并且用来自法国和西班牙的大量物资救济了许多民众,这才让俄国继续摇摇晃晃地维持了下去。

虽然清楚这么做并不是长久之计,但斯托雷平也没有任何办法,只能寄希望于这场战争能够早点取得胜利,通过德国和奥匈帝国的赔款,来让俄国政府续续命了。

正因为清楚这场战争实在拖不得,彼得·阿尔卡季耶维奇·斯托雷平这才联系了法国政府一起拉拢罗马尼亚,并且与罗马尼亚制定了救援塞尔维亚、攻入匈牙利的计划。

按照罗马尼亚和法俄两国的约定,罗马尼亚将在一个月的时间内,将陆军人数扩充到50万人,并且投入至少40万人加入到战争当中。

俄国再调动40万的兵力,加上塞尔维亚仅剩的10多万人,倒也能勉强凑出一支百万规模的联军。

因为其中大半兵力都由巴尔干国家组成,这一支联军的战斗力还是能够保证的。

如果能够伺机攻入匈牙利境内,不仅会让奥匈帝国失了分寸,也会让德国乱了阵脚,不得不为了救援盟友而从东西两线抽调军队支援。

距离匈牙利最近的就是东线战场的德军了,如果德国从东线战场抽调军队的话,那么俄国在巴尔干半岛的部署,将能成功地为自己的主要战场减缓一部分压力。

要是德国从西线战场抽调军队的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