君不明是非,想通过杀人来耍威风,难道不是适得其反?主公即位以来,咱们没看到他的仁德,只听到他杀人的消息,他这国君恐怕当不长久了。”
可想而知,晋怀公在国内的支持率下降到了最低点。
公元前636年春天,重耳在秦国大军的护送下,启程返回晋国。
这时,距他自蒲城逃亡出国,已经有二十年了。
东渡黄河的时候,狐偃突然跪在他面前,将原来重耳赐给他的一双玉璧举在头顶,还给重耳,说:“这些年来我追随着您流亡天下,犯了不少错误,有的事情罪不可赦,不用您说,我自己都清楚。
请允许我就此告别,继续流亡,以示惩戒。”
狐偃所说的罪不可赦,自然是指当年在齐国与齐姜合谋将重耳灌醉,挟持其西行回国之事。
当时重耳十分恼火,甚至说出了“如果成不了事,我剥你的皮,吃你的肉”
之类的话。
从现在的情况来看,事情基本上是成了,狐偃也不用担心重耳剥他的皮,吃他的肉。
但狐偃知道,自己虽然与重耳患难与共,并不代表今后可以万无一失地同享富贵。
万一哪天重耳嫌他烦了,翻出陈年旧账,给他安一个欺君之罪,他可就吃不了兜着走了。
所以,狐偃做这番表演,是正话反说,给重耳打预防针:过去的事就过了,以后可不许借题挥!
自古伴君如伴虎,狐偃这样小心谨慎,完全不是多余。
重耳当时很激动,接过玉璧来直接扔到黄河里,说:“我如果不与舅舅同心同德,有如此璧!”
这里说明一下,狐偃与重耳的母亲大戎狐姬是本家,重耳尊称其为舅舅,并不代表狐偃就是他的亲舅舅。
秦军渡过黄河之后,连取令狐、桑泉、臼衰三城。
晋怀公派兵在庐柳迎击秦军。
然而,这个时候已经没有人能够阻挡重耳了。
秦穆公派大夫公子絷(hi)前往晋军大营,对晋军将领说:“贵国公子重耳在我军中,请让路。”
晋军闻言立刻拔营起寨,退到了郇(xun)城。
在郇城,秦、晋两军将领和狐偃举行了三方会晤。
几天之后,重耳带着自己的随从人员进入晋军大营,接管了晋军。
紧接着,重耳挥军东进,以和平进军的方式,占领了曲沃,进入绛都,并在武宫(祭祀晋武公的大庙)举行了隆重的即位仪式,成为了晋国国君,也就是历史上的晋文公。
回顾晋文公的流亡与回国之路:前面一段艰辛险阻,长达二十年之久;真正进入晋国之后,却势如破竹,仅仅花了不到一个月时间,便大功告成。
打败晋惠公父子的并不是晋文公,而是他们自己。
“多行不义必自毙”
这句话,就让我们也赠给晋惠公父子吧。
前面曾经提到,当初晋献公将女儿嫁到秦国去,叫人算过一卦,卦辞预示着赢姓的秦国要打败姬姓的晋国,如果生战争,晋国将在自己的地盘上失败。
而且,做侄子的将跟随他的姑姑,六年之后才能逃回国内,并且抛弃自己的家庭,再过一年死于高梁。
晋怀公,也就是大子圉在秦国做了六年人质之后,抛弃怀嬴逃回晋国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