晋文公上位 让第三方成为政治资本(2 / 6)

将自己囚禁在房间里,不吃不喝。

这一招很有效果。

怀嬴有没有就此原谅他,谁也不知道,但秦穆公听到这件事,倒是很开心地笑了一阵。

男人打骂老婆,在当时是很常见的事,哪里有像重耳这样,推了一下老婆就立马自囚认罪的?

秦穆公想,重耳这样做倒不是怕老婆,而是打心眼里尊重秦国吧。

为了给重耳找个台阶下,他派人前去重耳家里,邀请他来参加宴会。

重耳穿好衣服,叫上狐偃,要他陪自己一起去。

狐偃推辞道:“宴饮吟诗,我不如赵衰有文才,请您带赵衰去吧。”

重耳奇怪地看了狐偃一眼,也没说什么,就依他把赵衰带去了。

那次宴会的气氛极其融洽。

重耳给秦穆公祝酒的时候,赋了一《河水》之诗,大概意思是河水向东流,最终归于大海。

诗里面的海,自然是指秦国。

秦穆公很高兴,回了一《六月》之诗。

重耳没听出门道,赵衰却听明白了,他在一旁唱道:“重耳拜谢秦伯之赐!”

重耳连忙吭哧吭哧地跑到阶下,朝秦穆公稽。

秦穆公也走下一级台阶,郑重地答谢重耳。

回来之后,赵衰告诉重耳,《六月》之诗写的是尹吉甫辅佐周宣王出征时的场景,秦穆公以这诗相赠,是希望重耳也担负起辅佐天子的重任,所以一定要下拜表示感谢。

所谓辅佐天子,自然是建立像齐桓公那样的霸业了。

话分两头,狐偃没去参加那次宴会,是因为他刚刚接到来自晋国的一封密函,他的父亲狐突被晋怀公赐死了。

晋怀公上台之后布了一条命令,禁止任何人追随重耳在外流亡。

对于已经跟随重耳的人,他公布了一个期限,过这个期限还不回国,则杀其家人,绝不赦免。

这一招,等于是对重耳釜底抽薪,然而收效甚微。

狐突的两个儿子狐毛和狐偃都跟着重耳,过了那个期限,晋怀公将狐突抓起来,逼他说:“赶快要你的两个儿子回来,我就赦免你。”

狐突神情自若,面不改色,摇摇头:“儿子长到能做官的年龄,父亲就要教他如何忠义,这是自古以来的传统。

为官之前,签名宣誓效忠,就是为了防止产生二心。

现在我的两个儿子效忠重耳,已经有很多年了,如果我召他们回来侍奉您,就是教他们不忠。

要是我这个做父亲的这么做了,又拿什么来侍奉君主呢?”

老头转过头直视晋怀公的眼睛,无所畏惧,“刑罚有度,不滥杀无辜,是因为国君圣明,也是为臣的愿望。

刑罚无度,是因为国君喜欢摆威风。

随意给臣子安罪名,谁又没罪呢?我听任您处置。”

狐突这话,点了晋惠公、晋怀公父子的死穴:他们都是那种对自己很宽容,对别人很苛刻,抓着人家任何一点小毛病都能做文章的人,给别人安罪名,是他们最喜欢做的事。

晋怀公当然也不会反思自己有什么不对,于是就给狐突判了死刑。

狐突在晋国是德高望重的老臣,他的死引起了朝野的不满,大夫卜偃称病不出,而且对人说:“国君开明,百姓才心服口服;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