官,但是他最终还是逃到了鲁国,并且后来就死在了鲁国。据《论语》记载,司马牛曾经哀叹:“人人都有兄弟,就我没有。”他的师兄卜商回答了一句流传很广的话:“四海之内,皆兄弟也!”
公元前481年,齐国也发生了大事,而且事情也与孔门弟子有牵连。
前面说过,齐简公在鲁国的时候,叫作公孙壬。他的父亲齐悼公当时叫作公子阳生。公元前489年阳生应召回齐国,将公孙壬托付给孔丘的学生宰予照顾。因为这层关系,宰予成为了公孙壬最信任的人。等到齐简公即位,宰予便被委以重任,当上了临淄市长,成为了齐国政坛的风云人物。
宰予长于雄辩。儒家讲究孝道,父母去世后,要守三年之孝,不吃肉,不喝酒,不唱歌,不跳舞,不工作,不过性生活。宰予对此表示质疑:“君子三年不行周公之礼,这礼不是崩了吗?三年不作乐,这乐不是坏了吗?旧谷吃完了,新谷上市,另起炉灶,也没什么不可以吧!”孔丘听了,问道:“那你觉得心安吗?”宰予说:“安啊!”孔丘说:“你心安就行了。君子守孝期间,吃到肉也不知肉味,听到音乐也乐不起来,所以干脆不要那些玩意儿,没其他意思。”转头孔丘便对人说,“宰予这家伙为人不仁,孩子出生之后,前三年都是在父母的怀抱中度过的。守孝三年,乃是天下通行的法则。”
由此可知,宰予并不受孔丘赏识,再加上有白天睡觉的恶习,更是让孔丘恼火,曾经骂他:“朽木不可雕也,粪土之墙不可圬也。”当宰予一本正经地问起上古时期三皇五帝的品德,孔丘便不屑地说:“你不是该知道这些知识的人。”
话虽如此,宰予毕竟列于孔丘的门墙之内,名声在外。当时陈乞已经去世,其字陈恒(又称陈常或田常)继承家业。陈恒对宰予这位国君跟前的红人十分忌惮,常常有事没事跑到朝中去,名为探访,实为监视。大夫诸御鞅看到这种情况,常对齐简公说:“陈恒和宰予二人不可并存,您要不依赖陈恒,要不依赖宰予,别摇摆不定。”齐简公不听。
有一天晚上,宰予前往宫中办事,路上遇见陈逆杀人,便将他逮捕,带入宫中。陈逆也是陈氏族人,而且是陈恒的亲信。他被逮捕后,陈恒很紧张,想方设法派人潜入宫中,放倒了看守,将陈逆救了出来。
这件事后,陈恒和宰予的矛盾日益突出。陈恒有个族叔,名叫陈豹,在陈氏家族中郁郁不得志,托人找到宰予,要求投入其门下。宰予和他见面,聊了些政治问题,陈豹投其所好,尽拣宰予爱听的说,很快获得了信任。有一天,宰予半开玩笑半认真地对陈豹说:“我把陈氏族人都赶出去,让你成为陈氏宗主,如何?”陈豹回答说:“我又不是陈氏嫡系,不敢有此奢望。再说,陈家人不听您的话的,就那么几个,何必将他们都赶跑呢?”
陈豹出来后,马上跑去告诉陈恒。陈恒召集族人开会研究对策,陈逆说:“宰予有国君支持,如果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