孔子的弟子们在列国的表现(2 / 7)

的批评都不能接受。在这种情况下,宋景公下定决心要除掉桓魋。

    公元前481年夏天,宋景公安排了一个饭局,要他的母亲也就是宋国的太后请桓魋吃饭,打算在席间埋伏刀斧手,掷杯为号,将桓魋剁成肉酱。这事儿不知道怎么走漏了风声,桓魋知道了,决定反客为主,请宋景公到家里来作客。宋景公也不是傻瓜,召见司马皇野说:“桓魋从小是我一手带大的,现在他却反过来要害我,请您一定要救我。”皇野说:“没问题,不过这件事必须得左师帮忙,请您先把他找过来。”

    左师即向巢,乃是桓魋的亲哥哥。向巢有个习惯,每到吃饭之前,都要敲钟。宋景公在公宫听到钟声,对皇野说:“老先生要吃饭了,您先等等,别打扰他。”过了半个时辰,又听见向巢家里传来音乐,宋景公说:“他吃完了,您可以去了。”皇野于是驱车来到向巢家,说:“今日迹人(掌管山林的官吏)来报,在逢泽(今河南省商丘境内)发现野鹿的踪迹。国君想邀请左师一同去打猎,但又怕左师没时间,因此派我私下来拜访,问问您意下如何。如果您愿意去的话,那就要快点,因为国君准备出发了,请您坐我的车同去。”

    向巢受宠若惊,欣然同往。宋景公见到向巢,将桓魋要谋反的事告诉他,向巢一听,立刻跪伏在地上,不肯起来。皇野说:“您别紧张,国君请您来商议这件事,就是因为信任您。在这种大是大非的问题上,请您一定要认清形势,站在正义的一方。”宋景公也说:“寡人知道左师必定很为难,但是上有皇天,下有列祖列宗,寡人是不得已才要对付桓魋的。”向巢这才用颤抖的声音说:“桓魋不从君命,为祸宋国,我岂敢不唯君命是从?”皇野就等这一句了,马上说:“那就请您留在宫中保卫国君,将您的兵符交给我,由我来处理剩下的事。”

    所谓兵符,就是调兵的凭证。向巢官居左师,并不掌握军权,因此这个兵符是用来调动向氏族兵的。皇野拿着兵符来到向府,命令向巢的家臣集合队伍,准备进攻桓魋。向巢的老家臣都不同意,但是年轻的家臣都说:“我们听从国君的命令。”最后年轻人占了上风,于是发放武器盔甲装备族兵,向桓魋府上进发。

    桓魋的弟弟子颀得到消息,赶紧通知桓魋。桓魋马上命令集结队伍,想直接进攻公宫,打宋景公一个措手不及。他的另一个弟弟子车劝道:“您不能事君,反而讨伐他,国人不会同意的,别自寻死路了。”桓魋于是逃到曹地(即原来的曹国)。

    同年六月,宋景公派向巢进攻曹地。向巢久攻不克,担心宋景公怀疑,逃奔鲁国。后来曹地百姓起来反抗,桓魋逃奔卫国。据说宋景公曾经派人挽留向巢,向巢说:“下臣罪大恶极,灭族都不为过。如果您看在祖宗的分上,使向氏不绝于祀,下臣就十分感谢。至于下臣本人,则不用再考虑了。”

    值得一提的是,桓魋还有一个弟弟,叫司马牛。史上一般认为,司马牛也是孔丘的学生。桓魋事败后,赵国和齐国都召他去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