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05章 欢迎乘坐长安號(1 / 5)

通往府城及各工段登记点的路上。

人影憧憧,络绎不绝。

男人们扛著家中仅存的,磨得鋥亮的铁锹、镐头。

妇人们背著锅碗瓢盆和綑扎好的薄被,臂弯里搂著瘦小的孩童。

老人拄著树枝削成的拐杖,每一步都踏起乾燥的浮尘。

沉寂已久的乡野土路,被无数双渴望活下去的脚重新叩响。

开凿之日,择吉於八月十六。

天色熹微,凤翔开阔的空地上。

早已是万头攒动,人声鼎沸。

临时搭起的高台上,彩旗在晨风中猎猎作响。

台下,无数青壮丁夫按县、乡、里编列成队。

辰时正,號炮三声,响遏行云。

谢怀玉身著素衣,健步登上高台,声如洪钟。

“开工!”

话音未落,工地上千面旌旗应声摇动。

匯成一股撼天动地的声浪,衝散了盘桓已久的死气。

王忠带著黑甲军巡视安全隱患。

同时配合庆阳的施工人员指导教学。

从起初的震惊,到如今的习惯。

那庞然大物的铁盒子,可真是巧夺天工。

有了它们的帮助,铺设铁轨轻鬆了许多。

再也不会出现往年用人命堆叠的情况。

长安城的建设也在如火如荼。

跟陆沉舟的记忆中的十三朝古都,好有一比。

但是为了保证能容纳一千万人口。

又在原有的基础上再次扩建。

力求1:1復刻。

黑甲军的纪律慢慢完善的同时,律法也在开始推广。

凤翔西郊的铁轨旁,一座簇新的青砖院落拔地而起。

朱漆大门上方悬著的匾额——铁路职工家属大院。

不少百姓了解到,这並非寻常官署。

而是专为驾驭那钢铁巨兽的师傅们,所设的棲身之所。

如今里面只有六户人家,薪资待遇那是没得说。

高出普通百姓的工资,干得好不仅分配房子。

而且最重要的是,可以子承父业。

“师傅,庆阳刚送来的文书。”

一个同样穿著靛蓝短褂的年轻学徒,带著抑制不住的兴奋。

王石头,这名字土得掉渣的汉子。

此刻却穿著崭新的靛蓝色细布短褂,看起来倍精神。

左胸处用银线绣著一个小小的篆体“长安铁路”四字。

文书上,庆阳的硃砂大印红得刺目。

下方一行墨字清晰地写著:火车司机,王石头。

月俸一百八十元,禄米一百二十,按月支领。

他的手微微抖了一下。

一百八十元!

这数字像一块滚烫的烙铁,烫得他心口发慌。

之前在铁匠铺里。

他拼死拼活一年,也挣不到这个数的零头。

他小心翼翼地將文书折好,又取出袋子里那么枚沉甸甸的腰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