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23章 途聊盛京戏坛事,初抵永州见文风(3 / 4)

儿。”

    玲珑没说话,只是往时念身边凑了凑。

    时念看着她们眼里的光,忽然觉得这一路的颠簸都值了。

    从南岸的祥福园到青州的旧梨园,从被迫停留的青石镇到即将抵达的永州。

    她们像一群迁徙的雁,虽被风雨追赶,却始终朝着有光的地方飞。

    马车驶过一道石桥时,时念再次掀开帘角。

    李复的马正与马车并行。

    前队的“樵夫”已变成“货郎”,正推着独轮车在前方探路;

    后队的“农户”们挑着柴担,远远缀在后面,粗布衣衫下的佩刀轮廓若隐若现。

    李睿信中的那句“护着自己,也护着理想”此刻像颗种子,在心底发了芽。

    或许回盛京的路不会平坦。

    花月楼的模仿、太子的反扑、世家的刁难,都在等着她们。

    但那又如何?

    时念轻轻合上帘。

    车厢里传来婴宁试唱的调子,是《水调歌头》的“但愿人长久”,清澈得像山涧的泉。

    她靠在窗边,听着车轮与马蹄的合奏。

    她闭上眼睛静静听着,像是想要从这渐凉的晚夏风里,找一份归期的暖。

    永州的秋菊,盛京的戏台,还有那些散落在路上的诗签与脚印,终将连成一条线,把她们带回该去的地方。

    而那些试图模仿却画虎不成反类犬的,不过是沿途的尘埃,风一吹,就散了。

    *

    立秋的晨光带着恰到好处的暖意,漫过永州城的青石板,在巍峨的城门上投下斑驳的影。

    时念坐在马车上,望着城墙上“永州城”三个龙飞凤舞的大字。

    那字迹骨力遒劲,带着股不拘一格的洒脱,倒比青州城的刻板多了几分人情味。

    “念姐,这字写得真好!”

    阿福勒住马,身上的褂子被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