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63章 戏楼对垒传盛京,雅俗之争起风波(3 / 4)

过的戏目,倒比朝堂上的争论热闹几分。

    盛京书肆的木门刚卸下门闩,这股议论就顺着门槛钻了进来,混着松烟墨的香气,在书架间缠缠绕绕。

    时念站在柜台前,指尖拂过刚装订好的戏本,蓝布封面上“怡红院新编”四个字墨迹未干。

    王尤劲正用布擦拭镇纸,檀木的纹路里还嵌着点墨渣,是昨夜赶印时蹭上的。

    “这批《穆桂英挂帅》的戏本,字排得倒是比以前还要整齐一些。”

    时念拿起一本,纸页边缘裁得光滑,比坊间的粗制滥造强上十倍。

    王尤劲笑得眼角堆起皱纹:“托您的福,新招的刻工手艺好,说以前在江南给话本坊刻过书。”

    他往时念身后望了眼,“阿福他们没来?”

    “他忙今日忙着旁的事情,我正好闲着也是闲着。”

    时念翻开戏本,见“辕门外三声炮响”那页特意用朱笔标了停顿。

    是浅醉特意嘱咐添的,方便初学者学唱。

    “这几日院里清闲,正好磨磨细节。”

    王尤劲往前靠了靠,凑近柜台。

    “时老板,外面都在传……说您跟大满园较上劲了。”

    他往云水街的方向努了努嘴。

    “昨儿个大满园请了礼部的几位老爷去看戏,散场时付兴博先生说,戏者,载道也,非逞口舌之快。”

    “这话……明摆着是说您呢。”

    时念合上戏本,封面上的穆桂英剪影在晨光里透着股硬气。

    “他说他的,我过我的。”

    她顿了顿,指尖在“道”字上轻轻敲着。

    “若说载道,《穆桂英挂帅》讲的是忠勇,《梁祝》说的是真情,难道不是道?”

    王尤劲被问得一怔,随即抚掌。

    “您这话说得在理!那些酸儒总把道挂在嘴边,倒忘了寻常人过日子,靠的就是这点真情勇毅。”

    正说着,门外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