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32章 赠书引客掀热潮,夜阑账房诉心忧(3 / 4)

    “还是念姐想得深!这就跟街口卖糖画似的,先给颗甜糖尝尝鲜,勾着他们天天来买!”

    时念没接话,只是望向巷口。

    那里聚集的人越来越多,灯笼的光落在他们脸上,映出或惊喜或激动的神色,像一幅流动的画。

    她忽然想起念五。

    今早他派人送来的消息,说是杂货铺的招牌已经挂上了,叫“念记杂货”。

    “念八,”

    时念转头喊了一声,“把新做的戏报贴出去吧。”

    念八应了声,抱着戏报快步跑向巷口。

    崭新的戏报刚贴上墙,便引来了不少路人驻足;

    而院内,红绸包裹的礼盒还在宾客间传递,像一颗颗投入湖面的石子,荡开层层热闹的涟漪。

    狄英杰终于挤回雅间,手里的全本《三国演义》被同窗们轮流传看。

    册页翻动的轻响混着此起彼伏的兴奋议论,竟比戏台上尚未敲响的锣鼓还要热闹几分。

    “时老板这招也太高明了!”

    柯桥感慨,先前对怡红院的不屑早已消失得无影无踪。

    “这全本一送,往后盛京的书生怕是天天都得来怡红院蹲点,就盼着下一本故事集呢!”

    狄英杰深以为然,指尖在戏单上三顾茅庐四个字上重重一点。

    他仿佛已经看见,正月十五的戏台中央——

    诸葛亮摇着羽扇,对着刘备缓缓说出愿效犬马之劳。

    而台下的喝彩声,定能掀翻怡红院的屋顶。

    暮色渐渐变浓,春螺巷的灯笼次第亮起,暖黄的光将整条巷子裹得愈发温馨。

    时念站在怡红院门口,看着宾客们三三两两地涌进院里。

    像极了她前世在现代超市里,瞧见人们为了开业试吃排起长队时的热闹喧嚣。

    夜幕像块浸了墨的绒布,缓缓盖在盛京城的屋顶上。

   &